着眼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的未来(奋进强国路·总书记这样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人民日报编辑:王丽莉发布时间:2022-03-03 查看数0

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否则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

——习近平

时间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宏愿,笃行不怠。

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

回望历史、放眼世界,中国有着“现代化不是单选题”的清晰战略判断。全新的世界格局、全新的历史任务、全新的探索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的思考充满了自信与远见:“中国现代化是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空前伟大的。”

足音铿锵,昂首阔步。走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中国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今天,北京冬奥的绿色底色成为美好的民族记忆,奔腾澎湃的长江黄河挥就新的“母亲河”故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最短时间表”令世界赞叹……中国式现代化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每一步前行,去读懂大党大国——读懂她的历史远见,这件事是“为历史、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去做”;读懂她的人民情怀,“环境就是民生”,为人民谋幸福;读懂她的发展转型,从高速增长阶段到高质量发展阶段;读懂她的胸怀天下,要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大美图景,徐徐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改变着中国,影响着世界。

“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年春天,全国人大代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走进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中国式现代化蓝图的高瞻远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总书记边思考边谋划,‘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他描绘的图景里,生态是为历史、为未来去做的大事,是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对人民负责。”

把时间尺度拉长,时代变迁中的发展问题也会随时间流淌而改变。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日子难不难”到“日子好不好”。小康路上,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发生了变化,也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回望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一路风雨一路歌。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期盼改变“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落后。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安下心来,使我们可以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强调“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几十年过去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拥有了更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判断:“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未来30年将是我们完成这个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

这30年的中国,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之一,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高度浓缩的现代化,生态是一道关。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奇迹,“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

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间坐标上,总书记“着眼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的未来”。

这十年,走遍了大江南北。“生态”是考察途中最常见的话题之一。云南洱海边“立此存照”;广西桂林,看“甲天下”的山水保护得好不好;青海三江源,问“中华水塔”的生态现状……山长水远,牵挂如初。

向前追溯,“我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

再向前追溯,“我曾在中国黄土高原的一个小村庄生活多年,当时那里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百姓生活也陷于贫困。我那时就认识到,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

2021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回到陕北,来到一个名叫高西沟的小山村。曾经,当地以为“多刨一个‘坡坡’,多吃一个‘窝窝’”,却是越刨越穷。

山顶,秋风习习。总书记举目凝思。层层梯田盘山头、片片林草盖坡洼,好一幅色彩斑斓的大写意!那是几代村民拍崖畔、筑地埂、垒埝窝的耕耘,那是当地在执着探索中蹚出的一条黄土高原生态治理之路。

一个立志于千秋伟业的大党,如何权衡治国理政中的轻重缓急,考验智慧、见证勇毅,彰显的是远见。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丰富实践中孕育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对于一城一地,生态的影响举足轻重。

雄安新区,坐拥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九河下梢,烟波浩渺。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初考察时,回想起选址的考虑:“就是考虑要保护白洋淀,而非损害白洋淀。城与淀应该是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再拿青海三江源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谆谆告诫:“不能拿‘中华水塔’去换一时的GDP”“必须根据自身实际在全国大局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说到生态,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词,国之大者。

国之大者是什么?中国给出了一个又一个答案。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

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锣密鼓。过去九龙治水,“环保不下水”“水利不上岸”“海洋不登陆”。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方向:“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新组建了生态环境部,新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一系列法律法规或制定施行、或修订完善,总书记称之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全局之计,长远之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成为行动纲领。

这是百年大党写在现在、写给未来的一份答卷。

“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郑重宣示,是观察今日之中国的关键。

“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也是这点最重要。”2013年春天,在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有“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殷切期待。

上海,住在杨树浦港旧址旁的市民,一度苦于工厂轰鸣、污水横流,他们盼着推开窗户不再有刺鼻臭味。经过艰苦治理,江岸终于美景重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语重心长:“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

河北,一些地方前些年深受雾霾之困,人们盼着天空不再是灰蒙蒙的。2013年秋天,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严肃指出:“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河北占了7个。再不下决心调整结构,就无法向历史和人民交代。”2021年,河北平均优良天数达到了269天,比2013年增加了120天。

迎难而上,民生痛点也是突破点。放眼华夏大地,“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一度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党中央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立志“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也是一场场事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战役。

还有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千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2021年夏天总书记到西藏考察时,来到嘎拉村。村支书边巴自豪地邀请总书记到村里的“绿色银行”看一看。“拿路边捡的瓶子就能换生活用品,人人都愿意给美丽家乡出一份力。总书记很感兴趣。他又从村委会走到了村民达瓦坚参的家门口,还夸我们路修得好哩!”过去村里的路,满是牛粪和泥泞,边巴总忘不了母亲把鞋子拴腰上、赤脚走路的模样。而今,宽阔的街道,一栋栋藏式楼房在连绵群山前星罗棋布,山坡沟谷的桃花如云霞落地,一片祥和。

“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为人民谋幸福,这是一份初心、一份坚守。总书记在一次会议上语重心长:“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生态移民、生态扶贫,成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里浓墨重彩的一笔。河南兰考张庄村风沙窝变成了“金银铺”;宁夏闽宁镇生态移民村在“干沙滩”上奋斗出来一片“金沙滩”;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的乡亲们从山上搬到山下开启了新生活;贵州苗寨化屋村的村名就是“悬崖下”的意思,过去群山险流阻断了脱贫路,现在黔山秀水的迎客歌歌声嘹亮,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两个前所未有的创举,重塑了生态格局,靠的是千家万户的奋斗。

一个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距离最长、受益人口最多、受益范围最广的调水工程。烟波浩渺的水,流淌过熙熙攘攘的城、阡陌纵横的乡。供水线也是生命线。清澈甘甜的引江水代替了北方某些地方的苦咸水、高氟水,“窝窝头换馒头了”。

节水,拧紧水龙头的事,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我们不能糟蹋水啊。”“节水是关键,调水是补充。不能一边调水一边浪费,更不能无节制用水。”

另一个创举,是一抔抔土、一棵棵树种出来的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宏伟工程。

“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2021年全国两会,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的提法令人眼前一亮。

对在塞罕坝月亮山望海楼驻守了10多年的护林员刘军夫妇来说,树是邻居。半个世纪前黄沙漫天的茫茫荒原,如今满是遮天蔽日的树、迎风绽放的花。他们同总书记的合影,背景就是漫山遍野浓郁的绿。

对于腾格里沙漠南缘同风沙抗争的八步沙林场职工来说,一把草、一棵树都是希望。过去,“秋风吹秕田、春风吹死牛”。2019年夏天,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一路颠簸来到这里。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每一寸绿都来之不易。

全国人大代表、来自甘肃武威市蜻蜓村的王秀兰多次去八步沙林场调研:“‘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总书记的叮嘱,也是黄土地上每一个人的责任。”

众人植树树成林。党的十八大以来,草长莺飞的春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9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一把铁锹,一株株迎风招展的树苗,春风里蕴含着无限憧憬。

中国式现代化,在述说人与自然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在中华文明中源远流长,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大江南北、万众一心的共同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旁征博引,从丰富的生态智慧中汲取启迪: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人与自然的故事,有欣喜,有痛楚;有丰厚回报,也有无情的报复。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时间是最大的变量。

生态和发展,在风起云涌的经济发展大潮中,很多人视之为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以为牺牲了生态,就能换来金钱。却不料,生态恶化,发展依然难以为继。

习近平总书记在早年间看到了另一种破题思路。1997年,福建工作期间,他到三明常口村调研时就曾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2000年,习近平同志富有前瞻性地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战略构想。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一个生动案例。习近平同志先后五下长汀,努力改变当地越穷越挖的发展模式。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得知长汀已成绿洲般的美丽家园,总书记动情回忆起当年往事:“我给大家讲,给生态投了钱,看似不像开发建设一样养鸡生蛋,但这件事必须抓。抓到最后却是养了金鸡、生了金蛋。”

再后来到浙江工作。安吉余村,在不少地方“以国内生产总值论英雄”的上世纪90年代,当地发展模式是给生态做减法、给经济做加法;却不料,建构于破坏环境之上的经济会轰然倒塌。山上的矿坑如块块伤疤,河里再也见不到鱼。发展之路怎么走?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了余村,在那里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举棋不定的小村庄“一锤定音”。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理念一变天地宽。

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关系的战略判断,收获了穿越时空、跨越山海的共鸣。

2013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远赴中亚访问,在一次演讲回答提问时,谈到了中国的未来:“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回眸百年、千年,从未像今天这般重视生态;放眼世界,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坚定选择。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出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改革开放先行地广东。总书记思考深邃:“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

一家外媒称,“如果说那时的世界尚在观察中国,十年之后已经对今天的中国要走什么样的路有着清晰判断和毫不掩饰的赞叹。”而生态文明建设,正是收获最多赞叹的领域之一。

这十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再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虽然发展的巨大惯性,往往会使过往的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思维观念向前“滑行”一段路,但历史进程不可逆转、中国一往无前。

“对突破三条红线、仍然沿用粗放增长模式、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

“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为官,首先要了解这段历史、这个教训,警钟长鸣,明白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当好秦岭生态的卫士,切勿重蹈覆辙。”

“结构调整一定不要搞相濡以沫,让‘僵尸企业’苟延残喘。一定要腾笼换鸟,最后达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境界。长痛不如短痛。”

响鼓重槌,振聋发聩!支持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批评什么,态度鲜明传递给亿万人民。“不要”“不能”“不允许”……这些词汇,铿锵有力讲述了将一艘巨轮调转航道、转变发展方式的坚定和勇毅。

历经几十年激流勇进的大开发、大建设,是时候改变了!

万古奔腾的长江,滋养着锦绣大地。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长江上游城市重庆召开,沿岸省市摩拳擦掌正准备大干一场。习近平总书记却从长江“病了”讲起,这次会议给沿岸好似“泼了一盆冷水”,明确要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也要讲兵法,兵无常势。有所为是发展,有所不为也是发展,要因时而宜”。

2018年在长江中游城市武汉,再次召开会议,会议名称由“推动”变为“深入推动”;2020年到长江下游城市南京,又一次召开会议,会议名称更进一步: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再看中华民族的另一条母亲河,黄河。

大河浩荡,冲关夺隘,千折万转。“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2019年秋天,河南郑州,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名称就亮出了新时代治理黄河的战略构想。

近年来,总书记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2021年考察山东,到了黄河入海口,了却一桩心愿: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就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他原打算组织个马队视察黄河,深入调研一番,然后研究如何让黄河安澜。这个愿望后来没有实现。”

“如今我们接着做起来了。”“当然,走一遍不是为了仅仅看一看,而是要有思考、有想法、有部署、有行动,知行合一,做行动派!”

中国正在行动。

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响彻中国的嘹亮声音。

2014年到贵州代表团参加审议,听了当地的生态变迁介绍后,总书记感慨:“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

2021年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来自大兴安岭的林场工人周义哲代表讲述了从砍树到护林的“森林交响曲”之变。总书记笑着说:“你提到的这个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

周义哲代表将现场的一句句叮嘱刻在了心里:“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我们在山里、在林子里,遍地都是‘金疙瘩’,感受最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在北京拉开帷幕。“APEC蓝”一词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习近平总书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欢迎宴会上,总书记讲述了他的观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经过不懈努力,‘APEC蓝’能保持下去。”

掌声、笑声、赞叹声里,总书记娓娓道来:“我是在北京长大的,我小时候北京风沙很大,出门都要戴口罩。现在,因建成了防风林带,风沙少了,但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遇到了PM2.5这个不速之客。”“北京的空气质量不能靠运气,而要靠人为。我们正在全力进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转眼间,7年多时间过去了。

这个被国外一些观察者认为“不花三五十年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却在中国日复一日的奋斗中,在令人惊叹的时间跨度里实现了沧桑之变。

北京冬奥会是一个缩影。立春日开幕,过去这个季节既有风沙天、也有雾霾天。现在,媒体封面上,是冬奥健儿翱翔于湛蓝天空下、驰骋于皑皑白雪上、拼搏在节能环保冬奥场馆里。“绿色办奥”的生动脚本让世界不断刷新对中国的认识。

一叶知秋。

聚光灯下北京的两个场景,成为中国在生态领域积极作为的最生动讲述。世界见证了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行动力。

就在那次北京APEC上,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中美元首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首次公布了各自2020年后的减排目标。一年后,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闭幕的前一天,正是谈判最胶着的时候,两国元首通电话,重申了推动大会取得成功的决心。全球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巴黎协定》随之出炉。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评价,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大会上的讲话,蕴含着强烈的昭示意义:“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新的起点,新的作为,新的期待。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这样一份责任,这样一种担当,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和巨大贡献,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早在1921年1月,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

百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时间来到了2020年。

这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的“会场”上,宣布了深思熟虑后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最短、最高,这些词叠加,事情的难度可想而知。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路径,一度被奉为圭臬。中国创造的奇迹,提供了另一个样板。尤其是在疫情的大考里,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稳住了阵脚,令世界感慨万千。不少国外的中国观察者注意到这样一条考察路线:2020年春天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飞赴武汉,习近平总书记紧接着到了浙江看安吉余村、看西溪湿地,再到陕西看秦岭……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总书记谆谆叮嘱:“不能重走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不能饥不择食、慌不择路,捡到筐里都是菜。”

“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这句话,说的是中国不断自我加压,节能、减排、降碳。

“非不能也,而不为也。”这句话,谈的是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增速,辩证把握着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脱离实际。”这句话,讲的是近来在实际工作中的要把握的节奏步调。就在今年的山西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去了一个储煤场,这也是他连续7年地方考察“看煤炭”。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国情。对中国建设的“动力之源”煤炭,不能一抛了之。总书记强调,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把握步骤节奏,先立后破、稳中求进。

等不得,也急不得。稳扎稳打,步履坚实。

2017年初,达沃斯—日内瓦。“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深刻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篇重要讲话,被国际社会誉为“寒冬里的暖阳”。

在人类正经历的罕见的多重危机里,“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破坏的生态危机”,毫无疑问成为亟待各方共同应对的时代难题。世界仔细倾听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广泛共鸣。

志合越山海。最近一次主场外交,在春城昆明。“前段时间,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农科院院长李学林对这些年生物多样性的变迁感触很深:“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有包括大象迁徙在内的无数动人故事。生态也是文明,是联结世界的纽带和人类共通的语言。”

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态文明。考量文明与生态兴衰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重大倡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存续绘出清晰的绿色底色。

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未来。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的:“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走过不平凡历程,正在创造新的辉煌的中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本报记者徐元锋、付文、龚仕建、徐驭尧、张枨参与采写)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