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 为全球发展作出中国贡献——印尼华侨华人热切期盼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

来源:新华网编辑:杨焯兰发布时间:2022-11-13 查看数0

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1月12日电 题:推动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 为全球发展作出中国贡献——印尼华侨华人热切期盼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

新华社记者余谦梁 郑世波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4日至17日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尼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印尼总统佐科举行正式会谈。这是继今年7月佐科访华后,两国元首再次会晤。

印尼华侨华人表示,他们翘首期盼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期待习近平主席此行深化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结出更多硕果,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地区和全球发展注入正能量。

热切期盼习近平主席的到来

“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我们为此感到高兴。印尼和中国都是人口大国,也都是发展中国家,两国务实合作深入推进,前景广泛。”印尼中华总商会总主席张锦雄说。

2013年,印尼《新报》总编辑李卓辉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的演讲,令他至今印象深刻。他表示,印尼华文媒体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待推动全球发展的中国声音。

印尼浙江总商会会长伍晋斌说,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消息在印尼华侨华人社交媒体圈里“刷屏”。此访令印尼华侨华人感到温暖,备受鼓舞。

印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执行主席蔡昌杰说,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来到印尼,“这令我们印尼华人感到振奋。我们热切期盼习近平主席的到来。”

印尼安溪同乡会妇女部成员林婉香说,印尼华侨华人都认为习近平主席的到来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共建“一带一路”。

为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中国和印尼同为发展中大国和新兴经济体代表,共同利益广泛,合作空间广阔。今年7月,印尼总统佐科访华,两国元首共同确立了构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愿景。印尼华侨华人认为,习近平主席的到来必将推动中印尼关系不断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张锦雄说:“10年来,印尼和中国的合作日益密切,以雅万高铁为代表的‘一带一路’项目,成功地将中国高铁技术、中国工程样板、中国的国际项目合作模式带到海外,成为中国技术、服务出口的标杆样本。同时,也让我们大家切身体验和感受到中国技术、中国速度的魅力。我们海外华人也感到振奋和自豪。10年来,越来越多的印尼年轻学子前往中国留学深造,印尼年轻人和中国年轻人结下的友谊,将更好地推动两个国家未来共同发展。”

伍晋斌说,习近平主席来到印尼将进一步提升两国友好关系,造福两国人民,为在印尼中资企业和中国企业家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合作提供更多机遇。

近年来印尼和中国在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势头强劲,中文热在印尼方兴未艾。在蔡昌杰看来,习近平主席的到来将深化两国人文合作,推动更多印尼人爱上中文和中国文化。“我们将发挥自身通晓两国语言文化的独特优势,向印尼朋友讲好中国故事,为两国友谊大厦添砖加瓦。”

作为印尼资深媒体人,李卓辉认为,中印尼两国元首今年7月确立了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的大方向。习近平主席的到来将为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推动“一带一路”和东盟发展战略的对接,进一步提升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出现下行,全球发展事业面临挑战。印尼华侨华人认为,习近平主席出席今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以中国方案促进凝聚共识、推进务实合作,与各方携手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包容和平衡增长。

“习近平主席此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是对印尼的有力支持。”张锦雄说,印尼作为今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已召开多场次会议,就气候变化、世界经济复苏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习近平主席出席此次峰会,是与印尼共同向世界传达一个积极信号——坚持开放合作,全球主要经济体携手合作,才能“共同复苏、强劲复苏”!

伍晋斌指出,由于历史原因,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期待中国能够在本次峰会上提出更多倡议和举措,助推南南合作,实现全球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积极向全球提供新冠疫苗和防疫物资,助力多国抗击疫情。林婉香就此表示,中国积极提出推动改善全球治理的理念,让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同中国共享发展机遇。“期待中国在今年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