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背后的“钢铁力量”:当冰雪遇上装备制造

来源:新华社编辑:刘慧璇发布时间:2022-02-22 查看数0

新华社哈尔滨2月21日电(记者杨思琪)“看到运动员踏着滑雪板、穿着滑雪鞋,通过我们的索道行进到比赛场地,既节省时间和体力,还能保障安全,我觉得很自豪。”哈尔滨鸿基索道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罗荣谈到日前落幕的北京冬奥会时依旧很激动。

图为2月14日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索道上拍摄的雪景。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

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罗荣所在的公司负责两个赛区四条拖牵索道的供应和维护,有8名工作人员在赛区度过了难忘的春节。“能承接如此大型国际赛事的服务工作,是对我们的肯定,更是一份荣耀。”罗荣说。

该公司多年专注索道设备市场,产品已在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的雪场和冰雪旅游景区投入使用。自2018年开始“备战”北京冬奥会,公司45人全部参与基础建设和安装调试,其中包括15名技术人员。

谈及本届冬奥会的难忘瞬间,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苏彦庆侃侃而谈。2月4日晚举行的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将火炬放入“大雪花”中央,惊艳世人。他带领团队攻克的3D打印技术,助力这款“零碳排放”环保火炬的研发和制造。

“主火炬的‘高颜值’需要过硬的技术支撑。”苏彦庆说,从2020年开始,团队与合作伙伴联合攻关,发挥多年来在新材料、精密成形技术等方面技术优势,攻克诸多技术难题,成功制造出符合条件的氢火炬及其燃烧系统。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火炬手迪妮格尔·衣拉木江和赵嘉文准备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

1月6日,北京冬奥列车亮相京张高铁。京张高铁两款车头“龙凤呈祥”和“瑞雪迎春”的蒙皮,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国峰团队采用快速超塑成形工艺助力制造生产的。

“新材料为冬奥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王国峰说,两款车头分别仿生于“鹰隼”与“旗鱼”,其流线型设计能减轻空气阻力,后续将批量生产。

冬奥会让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迎来发展良机。哈尔滨乾卯雪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采用先进航天复合材料和多项先进航空设计技术,为专业竞技级滑雪比赛设计新型滑雪板。“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地投入研发,在科技感、舒适度、安全性上做到极致,为我们的运动员助力。”公司总经理李向东说。

1月6日,G9981次北京冬奥列车停靠在京张高铁崇礼站。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从冰刀、滑雪鞋到头盔、滑雪服,从造雪机、压雪车到更多冰雪场地装备,黑龙江、新疆、吉林等地企业正借着冬奥之风,不断拓展上下游产业,推动产品从无到有,品牌从有到优。

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张贵海说,立足良好的装备制造基础,越来越多投资者将目光投入冰雪产业,在产品创新、产业配套等方面发力,未来冰雪装备制造产业潜力巨大。

《黑龙江省冰雪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2年)》中,明确提出推动冰雪装备企业改造升级,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补贴、贷款等支持,在哈尔滨等多地建设冰雪装备专业化产业园,将冰雪产业做大做强。

黑龙江天行健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哈尔滨市体育产业协会会长田明珠等介绍,未来要继续丰富冰雪装备业态,既要加大引进国际冰雪装备品牌、产品和技术资源,又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大自主研发,进一步强化自主品牌战略。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