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葵花…丨星期日20:00
长达两公里的葵花带在深秋的松花江边绵延,那一大片耀眼的金色光辉,不止照亮了缓缓流淌的灰蓝色的松花江水,照亮了长长堤岸,自然也普照着涌向这里的人群的心情。
这一刻,大家的心情彼此打通,彼此仿佛知音一般,每个人都在这金色阵仗的盛宴里,扑愣愣地放飞了心底那欢快翱翔的鸟儿,仿佛它们从各自树冠上的隐秘鸟巢里,从四面八方颤悠悠的树梢上飞出来,甚至有的用小小翅膀碰掉了弱不禁风欲落未落的若干黄叶,它们在空中喜悦地汇合,翔集在深远的蓝天里。
文丨包临轩
遍地葵花
对于城市人来说,能够看到这样大面积的葵花田,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
同样,葵花似乎也从未见过这么多蜂拥而来的观赏者大军,假如它也像人一样有感知的话,一定会匪夷所思的,或许它想,我本兀自生长,何以令他们如此喜乐?
张澍/制
从来远离都市的葵花,原野才是它真正的故土,实际上,此刻的它,也称得上是远方来客,它是被城里人主动热情地邀来。假如没有钢筋水泥里这些鲜活的灵长类从心底里释放出热切呼唤,它将一如从前那样,籍籍无名地散落在乡下,在质朴的农人不经意的一瞥中,波澜不惊地度过自己的旷野生涯。
葵花甚至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璀璨的风景。
对于农人来说,它只是经济作物,它意味着粮食蔬菜之外的收成,是前两者的补充性进项。
秋天到来的时候,葵花籽就成了早市夜市摊床上的商品,即使现在,承载它的典型容器,似乎依旧是灰色的簸箕、黄灰相间的箩筐,葵花籽的主人大多素衣打扮,或者早早地穿上了羽绒服,站在摊床后面,和它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朴素的场景,溢出大地深秋的浓郁气息。
葵花籽和承载它的容器,至今还是农副产品市场格局中最具乡野特色的部分,令人产生由衷的亲切感。
似乎每一个走到摊床前的葵花籽的消费者,都怀有一个乡村情结,都能在潜意识中,带出童年少年时代有着乡村经历的那个小小的自己,或好多个亲人与邻居的身影。
葵花籽唤醒了尘封的早年记忆,他或她,有时买的远不只是葵花籽本身,而是以其为中介和象征物,让自己嗑瓜子时的味蕾,让带着瓜子香气的思绪,在多年以后的今天,同时飘回昔日的田园岁月。
张澍/制
记得小时候,葵花一般不是被大人们种在大田间,而是种植在自家房前屋后的菜园里,且一般都是靠边,留出一个规整的不很大的区域。那时的瓜子更多地是自留自用,或者作为秋收的特产礼物,送给城里的亲戚,所以葵花更多地是菜园里的点缀,虽然它们的身形高大而特别,摇曳在夏日和秋日的风中,但却不是菜园里的主角,当然也不是农人心目中的主角。
农人们喜爱葵花,却不给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它让位于粮食、蔬菜和瓜果梨桃,似乎它是前述那些作物间隙中的一个点缀,一个配角。
然而,当深秋到来的时候,在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之后,它终于能够被主人季节性地重视起来了。当然,重视的不是站立着的葵花,而是它花盘里结出来的果实。尤其,随着北方漫长的冬季到来,葵花籽在农人心目中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了。
瓜子被端入厨房的铁锅里,炒熟了,烘烤中,炒瓜子的热气是干热的,掺杂着盐和沙土的气息,打开厨房的窗子,让室外的冷空气进来,与之对冲,瓜子慢慢变凉,不再烫手,这时才能端上来招待客人。
丁毅/绘
当然,到了春节的时候,瓜子变得异乎寻常地重要了,它跻身于水果盘系列之一族,成了就餐前聊天的“作料”,成为聊天助兴一个不可替代的“抓手”,它的作用是苹果桔子所无法取代的,或者换句话说,它和后者一起构成了北方客厅茶几小景中的要件,它意味着温馨、亲近,没有隔阂,没有生疏,不设防,它隐隐地暗示着拉近,暗示着促膝交谈,包含着放松的隐喻。一旦开始嗑瓜子了,就意味着交谈的各方放松下来,相互间可以无拘无束了。
想一想,人们能够彼此对嗑瓜子的声音报以善意的忽略,为你打开味蕾和交往空间创造宽松条件,这是对所谓文明礼仪那种客套的一个小小反驳,是乡间烟火气的回归,是对熟稔感的悄悄允诺和期许。
张澍/制
这里,有一个故事。
我记得我还是个初中生的时候,我的表姐夫第一次到我舅舅家里作客,也就是他的岳父家。舅舅家人热情招待这位新姑爷。
晚饭后,家人坐在一起,陪新姑爷聊天。那时正是冬天,葵花籽刚好下来,晚饭后,水果和瓜子都端上来了,但我这位表姐夫,坐在炕沿边上,半坐半立,很斯文很认真地谈话,大概两三个小时的“现场考核”,我觉得时间很长,他竟然瓜子儿一点没动,当然水果也没动,只是简单地喝了点茶水。他离去后,我的舅舅舅母对他印象真是好极了,夸赞不已,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印象就是,他一个瓜子都没嗑,真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年轻人。
这桩婚事儿就成了。
许多年后,他早已不是什么新姑爷了。有一次我好奇地问他,我说,当时我在场,对你不嗑瓜子印象特深,因为那瓜子盘就放在那儿,我舅母一个劲说你嗑瓜子啊,你说好的,但就是不嗑,你是不喜欢瓜子吗?他哈哈大笑,说我当时是装给你们看的,回家里好一顿恶补。
可见葵花籽的作用有多大。
丁毅/绘
葵花作为经济作物,这些年来似乎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一些地方和区域,甚至以此发展出了专属的特色产业,我的表姐夫就是这样,他虽然年事渐高,却已经带着他们村的父老乡亲创办了一家企业,依托葵花籽油等延伸产品,走出了一条创富路子。我对表姐夫说,你是不再满足嗑瓜子了,你是要把葵花吃干榨净啊。他说,你有所不知,小小葵花籽,价值可大了去了。
不止表姐夫步入葵花产业,如今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在辽阔的平原,在起伏的丘陵地带,种植葵花确实在成为一种选择,一片又一片的葵花田,正在成为夏秋两季的乡野新风景,尤其到了秋天,金色的葵花波涛,在大地上汹涌。
依托葵花,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葵花籽市场集散地,葵花籽的经济价值、市场潜力和药用价值正在各地不断地被释放出来,成为造福一方,也有益于社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随之而来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不只对葵花实用功能认知越来越深,在此基础上,葵花作为一种看似平常实则不凡的植物,它的审美价值也终于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在意并且珍惜起来。
这真是个好兆头。
丁毅/绘
我曾经在秋日驱车抵达过有葵花田的地方,因为小时候记忆中的农家菜园里零星散见的向日葵,已经不能令人满足,所以常常留意一些相关信息,然后走很远的地方,邀上朋友一起去看成片的葵花所在,去感受规模种植那种一眼望不到边的壮观气势。
现在好像不再需要走很远了,向日葵已经开始向大大小小的城市靠拢,在城市周边,如果你格外留意,会发现葵花田正在一片一片地兴起,它正在成为观光农业一个新颖的组成部分。有行家说,葵花是一种生命力和适应性强的植物,它是蓬勃生长,茁壮向上的植物,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并不苛刻,它本来就该得到我们人类的普遍喜爱和推崇。
对于葵花的赞美,独具慧眼的艺术家们从来未曾吝啬过他们的才华,梵高笔下那热烈的向日葵大概是最有名的了,他似乎是向日葵最早的朋友和知音。但是散落人间四处的向日葵们,远不止一种气质,不只一种格调,各种葵花题材的作品,愈加美不胜收。光是葵花花语,就多达数种,它自身隐含的诸多特性难以尽数,其可供发掘的内涵极为丰富,远非一般花种可比。
徜徉于江边的这片向日葵花海,是观赏类的,株高一米多,这是为了方便城市人观赏而特别选定的一个品类。实际上,向日葵最初还有一个别名,叫作丈菊,命名者极言其大其高,其株高通常在一到三点五米,分明是特大号的菊花!这样一种超大规格,突破了人们对普通菊花的认知,呈现着菊花家族的另一种崇高之美。
张澍/制
然而,葵花这一份崇高的美,并非世所罕见,更不是高高在上,它就朴实地站在田野上,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形虽然高大,却一直是谦逊地低垂着头的。它每天逐日而转,缓慢而执着,而其自身的花盘,也是太阳的形状,其花瓣也和太阳一样,是金灿灿的,它拥有着这般多重属性的明媚璀璨,却永远温和而沉静。
这万千花卉群落中的伟丈夫,这默立于玉米高粱和大豆身边不事喧嚣的花魁。
所以,眼下江边这片向日葵的高度虽然不是葵花族类之最,但对于城里人来说,也似乎足够他们欣喜若狂了,因为这是大自然母亲从田野怀抱深处一路风尘奔赴到此,给望眼欲穿的都市送来的一份赠礼。
这盛大的赠礼,仿佛阳光的浓缩和展开,以其足额的金色,再度定义了金秋大地。
-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十年砥砺奋进 绘写壮美画卷2022-10-15
- ⾼端访谈丨专访印度尼⻄亚总统佐科2022-10-15
- 非凡十年|仓廪实 天下安2022-10-15
- 把握历史主动的战略擘画 ——写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2022-10-15
- 大型政论片|新时代答卷2022-10-15
- 冰城新闻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