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穿梭于地下17米的电缆隧道的光明守护者
城市里,霓虹璀璨、举目繁华;工厂内,机器轰鸣、昼夜不歇;桌台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而这灼灼繁华的背后,离不开涓涓电流的“流淌”。1月14日早8时,在220千伏哈西变电站附近,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工作人员才英博、铁柯玮和尹梦涵拿着红外热成像仪、单兵通讯设备等工具开始了当天的电缆隧道巡检工作。
巡视测温
记者跟随他们沿着60级台阶缓缓而下,到达地下17米深处,来到了220千伏哈西电缆隧道的入口。隧道内通透深邃,三相电缆错落有致,220千伏高压的电流在里面静静“流淌”,通过一根根电缆,穿过一条条道路,通向千家万户,为哈西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
“今天是‘小年’,还有不到一周就要过年了,大家打起精神,一定要确保巡检中关注到每一个角落,不漏掉每一个细节。特别是电缆接头,它是整个线路运行最薄弱的地方,一定要检查到位。”才英博边走边提醒大家。
“220千伏西正甲线电缆外观检查无异常,中间接头温度、接地环流数值正常……”随着一条条巡检信息记录在册,他们逐渐向隧道深处走去。
“全靠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不仅劳动效率提高了,对设备的监控感知也更精细了,还大大减轻了我们巡检压力。”尹梦涵指着电缆隧道上方来回穿梭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说,作为隧道内的“智慧眼”,巡检机器人每日三次对隧道内七回220千伏电缆线路进行巡视检查。利用巡检机器人携带的红外热成像仪及有害气体、烟雾等气体信息采集器,可以发现很多人工巡视中难以发现的问题,比传统的巡检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向监控平台汇报工作
叮铃铃……隧道内配置的管廊专用电话响起,打破了隧道内的宁静。
“这里是电缆运检中心监控大厅,平台显示隧道内A舱6区风机旋转异常,请巡检人员查看。”“故障处理完毕,请平台再次核对。”5分钟后,尹梦涵再次通过管廊专用电话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10时,工作人员在隧道内连续工作近2小时后,完成了当日巡检工作,从出口出来。此时,街道上车水马龙,城市年味儿渐浓,而这群光明守护者已坐上工程车奔赴下一处巡检地点。
- 俄罗斯食品文化节(俄罗斯制造)将长期落户哈尔滨2024-12-16
- 黑龙江省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2024-12-16
- 相约哈尔滨 逐梦亚冬会|居民家门口乐享冬之趣2024-12-16
- 成功完成每一单!哈尔滨向出租车驾驶员发出倡议2024-12-16
- 道外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亚冬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行动2024-12-16
- 冰城新闻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