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大局利民生 奏响新时代人大监督“最强音”——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2023年监督工作回顾

来源:哈尔滨日报编辑:白锋发布时间:2024-02-02 查看数0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履职、收集民情民意、实现人大监督的平台。

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一切监督从支持的角度入手,一切监督朝解决问题的方向用力,锚定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紧扣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把握重点、靶向发力,让每项监督都有实实在在的效果,监督工作更有力量、更有效率、更有温度,奏响新时代人大监督最强音。

一组数据生动诠释了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为持续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更好发挥其作用所作的努力,亮点频频,成绩耀眼。

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4个

对2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开展专题询问1次、工作视察6次、专题调研7项

聚焦关键领域 推动经济发展

加强经济工作监督

营造创新人才集聚环境

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夯实振兴发展产业环境

强化共建优良营商环境

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监督“利剑”助力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改进经济工作监督,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在保障高质量发展上提升监督效能。

审议我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情况、“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等工作报告,市政府落实审议意见,培育引进人工智能企业46家,创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人工智能基地平台147家,并在健全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协同推进工作机制、营造高新技术人才集聚环境、建设创新创业生态圈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听取市政府关于营造民营企业市场化、法治化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关注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45条《关于振兴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意见》,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依法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工作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各部门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哈尔滨市民营企业促进条例》,着力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环境。

听取打造“先进制造之都”进展情况、利用海外资源开展贸易投资、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等专项工作报告,围绕推动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乡村人才振兴进行专题调研,提出补短板、破难题的对策建议。

持续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围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分别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通过视察、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梳理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建议39个,以台账方式交办并跟踪督办16个政府职能部门、10个区县(市)政府逐一解决、落实,得到企业肯定。

管好“钱袋子” 守好“家底子”

为更好摸清“家底”,管好“钱袋子”,算好“明白账”,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政府预算的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聚焦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实施效果,认真做好预决算审查监督。

组织人大代表推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对东三环快速路建设工程、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10个项目资金投入使用的全程监督,探索创新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预算审查监督机制。

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首次就国有资产管理开展专题询问;指导、推动各区、县(市)建立并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在省委深化改革任务督察考核中获得全省第一名。

紧盯民生保障、执行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项目、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突出问题,继续强化对国家、省、市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的联动监督,增强监督效能。

聚焦民生热点 增进民生福祉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监督工作的落脚点,积极反映群众诉求,推动民生问题解决,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擦亮人大监督工作的“民生底色”,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成色”。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听取和审议黑土耕地保护利用工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燃煤污染防治工作等报告,对何家沟黑臭水体治理开展专项监督,提出加大散煤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形成黑臭水体长效化治理机制、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等建议,助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关键词

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

开展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针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校企共建共享教育资源、放宽专业教师准入限制、多渠道增加办学投入等建议。

关键词

停车场管理条例

推动常委会关于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执法检查报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新增道路停车泊位14000余个,900余个闲置的居住小区停车泊位试点开放经营。

关键词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城市老旧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是事关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大事,更是惠及民生福祉的实事。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我市居民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接收工作情况的汇报,了解推进城市老旧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总体情况。经过“老、旧、散、小”泵站撤并整合,基本解决了百姓夜间来水、间歇性停水等吃水难问题。视察组就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情况进行视察,并提出市政府要高度重视二次供水安全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二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推动政府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坚定文化自信  赓续城市文脉

留住城市记忆

完善621栋历史建筑信息

提出7个方面25条对策建议

决定设立“哈尔滨音乐日”

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放在人大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法治方式守护城市历史文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全面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在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将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研究抓深抓细,找准对策提出科学有效建议,牵头多部门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体系,为赓续城市文脉,留住哈尔滨记忆,打造“宜居幸福之都”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持续推进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课题研究,牵头完成621栋历史建筑信息纠错完善工作,并针对破解保护传承工作中的短板问题,提出7个方面25条对策建议,促进构建全方位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和利用体系。听取《哈尔滨市金上京遗址保护条例》执行情况报告,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执行法规制度,持续加强遗址保护和利用。视察上合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建设情况,研究谋划推动传统冰雪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路和途径。

审议并作出关于设立“哈尔滨音乐日”的决定。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哈尔滨音乐日的决定,作为全国首个以音乐为节日的城市,每年的8月6日音乐日当天,哈尔滨市都将推出各类演出、比赛,开放大剧院、音乐厅、音乐博物馆等场馆,提供免费参观的惠民举措,将“哈尔滨音乐日”打造成独具艺术符号的城市纪念日,进一步丰富哈尔滨“音乐之城”内涵,点亮“音乐之城”文化标识。

维护公平正义 促进依法治市

关键词

码上诚信

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与会人员听取了市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哈尔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情况的报告。据了解,自2021年2月1日《条例》出台后,我市通过持续打造“诚信政府”、加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推进信用监管、实施信用惠企便民、拓展信用创新应用,推动政府进一步规范社会公示、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率先在全省推行“码上诚信”“信用代证”等改革举措,助力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市发改委、市金融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投资服务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和各区县(市)政府,大力加强“信易贷”平台哈尔滨站建设,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搭建“信易助”“银税互动”等14个“信易+”应用场景,对信用优良企业给予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开展全市失信市场主体信用修复专项行动,探索推行一般性行政处罚“承诺即修复”新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主体活跃度。探索建立个人诚信积分制度,南岗区、松北区参加全省试点,对信用优良的个人在教育、就业、社保、医疗、旅游、出行等19个民生领域给予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在全省率先推行“信用代证”改革,以哈经开区、平房区为试点,信用报告代替企业上市等开具“无违法违规证明”。率先推行“码上诚信”试点,在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范围内,将“码上诚信”应用于行业综合许可证,与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效力,拓展“码上诚信”内涵。

关键词

反电信网络诈骗

持续跟踪检察机关开展刑事立案、侦查活动监督工作,围绕仲裁法律制度实施、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开展调研,促进依法治理能力和平安建设水平提升。

针对刑事立案、侦查活动监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员会跟踪监督常委会审议意见贯彻落实情况,深入部分区县实际了解情况,并抽查了部分案件卷宗,推动解决了实际问题,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和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化。

随着电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愈演愈烈,已成为当前发案最高、损失最大、群众反响最强烈的突出犯罪。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部署,推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监察司法委组织调研组对哈尔滨市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打击治理合力、加强专业建设深化精准高效打击、压实主体责任斩断电诈实施路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预警劝阻实效、拓展宣传维度提升识诈防诈能力的合理化建议。

亮点回眸

民生项目监督 好事办好办实

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完善“由人民作主、让人民把关”的民生项目监督机制,优化项目生成方式,扩大人大代表参与,加强与区、县(市)人大监督联动,推动医保异地就医“免备案”、城区农村困难家庭取暖补助提标、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等10项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落实主体责任,明确由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相关专门委员会与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共同组建8个监督小组,对10个市政府民生项目的进展情况、工程质量、资金保障等开展专项监督。广泛发动代表,参与监督代表数量已达到代表总数的六分之一。实行民生候选项目“双线征集”办法,切实在民生项目监督工作中体现代表的意见建议。强化监督实效,继续将市政府民生项目监督工作纳入“四个体系”闭环管理,高位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10项民生实事

医保异地就医“免备案”便民项目

县(市)博物馆(纪念馆)新建改陈项目

社区老年人照护中心项目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医保服务进万家工程

基础教育设施建设项目

统筹困难群众取暖补助项目

重症医学科建设项目

燃气安全设施改造项目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尹明 赵亮/摄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