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担当实干之力 谱文旅发展新篇丨哈尔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综述

来源:冰城 + 客户端编辑:杨焯兰发布时间:2024-03-29 查看数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文旅是新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幸福产业,是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哈尔滨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厚积薄发、奋力拼搏、捷报频传、成果喜人。

东风浩荡征帆劲,大潮奔涌奋楫先。

哈尔滨文旅高质量发展之路,已铺陈绘就,崭露锋芒。有突破、有创新、有活力、有人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冰雪、音乐、奥运冠军之城,高位谋划、统筹推进,用一幅幅感人画面汇聚起万众一心的城市力量,在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上笃行不怠、逐梦前行。

布局优势发展 点燃业态生机

一业兴 百业旺。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推动下,我市旅游业持续强劲复苏、优势转变、扩容升级。大自然赐予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百年城市发展积淀的人文资源,为文旅业集聚新人气、布局新发展、澎湃新动能。

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出圈”出彩——

2024年1月5日,在第四十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之际,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央视《新闻1+1》栏目中表示,最近中国最火的城市就是哈尔滨,有数字做支撑,元旦三天假期,游客数量超过300万人次,创收超59亿,达历史峰值。

过去一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哈尔滨的特色文化旅游频频“出圈”出彩,文旅市场强劲复苏。2023年度,全市共接待总游客量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45.78%,比2019年增长41.4%。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692.45亿元,同比增长239.03%,比2019年增长7.4%,达历史最好水平。

过去一年来,哈尔滨在文旅建设上屡获殊荣。被评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哈尔滨新区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太阳岛风景区、飞鹤乳业智能化工业观光产业园、冰雪大世界分别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交响乐《灯塔》入选全国优秀交响乐展演优秀作品,市民音乐嘉年华系列文化活动被评为首届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哈尔滨市荣膺“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连续7年位居中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

文旅产业加快步伐、优势转变——

过去一年来,避暑旅游、冰雪旅游双“百日”行动,《哈尔滨市促进特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行动、措施、政策的开展与出台,加速了文旅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

2023年,我市推进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中华巴洛克三期等产业项目24个,完成投资36.84亿元。

积极发展冰雪游、乡村游、研学游、红色游等业态,“林海雪原·北国风光”冰雪线路、哈尔滨避暑休闲生态之旅,分别入选2023—2024全国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冰城伴手礼”金字招牌,《何所有东农三花猪肉灌系列》获2023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2023年,我市新增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5家,新增旅行社等市场主体136家。开展“惠游哈尔滨”专项活动,引导中国银联、支付宝等企业累计投入促消费资金1.79亿元,高质量承办“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全国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真正做到了以“文旅兴”带动“百业旺”。

文旅产品矩阵扩容、体验升级——

在文旅产品上,牢牢把握需求导向。高质量谋划超长“避暑季”“音乐季”“冰雪季”,接续推出缤纷节庆、小众漫游、拍照打卡、亲子研学、冰雪魔幻、合家欢乐等文旅套餐,通过历史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强力吸引外部需求。

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文旅产品创新。开发冰酒店、冰酒吧、冰房车等新场景,提供“淘学企鹅”“人造月亮”“网红大雪人”等新体验,解锁哈药六厂旧址、非遗展演、文博场馆等新玩法,推动“七三一陈列馆”、伏尔加庄园、东北虎林园等景区焕发新生机,不断把“流量”变成“留量”。

坚持在创意设计上发力。教堂蛋糕、AR冰箱贴、冻梨花茶等独具冰城特色的创意产品获得市场热捧。

倾力打造拳头产品。第25届冰雪大世界营业61天,累计接待游客271万人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

一年来,各区县(市)精心设计推出文旅产品和路线,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策划推出50余项“冰雪季活动”,持续点燃冰雪运动激情;呼兰河口湿地打造世界首个漂浮雕塑公园,让湿地景观接轨世界文化;松峰山景区举办黑龙江省首届自驾登山节,开启省内“体育+旅游+自驾+IP”活动新模式;帽儿山景区举办首届千人露营活动,进一步丰富户外游新业态,促进旅游消费。

我市文旅产品矩阵不断扩容、内涵不断丰富、体验不断升级。

凝聚联动合力 深化服务体系

海蓄其流,山积其壤。表崇望显,源深润广。

为做精、做大、做好文旅品牌,我市文旅营销与服务不断创新方法,在强化舆论引导的同时,“用心找方向,用情讲故事,用力入人心”,用不懈努力将哈尔滨的冰雪特色旅游打造成为“顶流”。

文旅营销全网联动、荣登顶流——

2024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瑞士国家旅游局局长马丁·尼德格尔用中文“喊话”哈尔滨,“我姓瑞,欢迎哈尔滨来与我相会!”

从国内火到国外,我市将城市形象宣传与文旅市场开发相结合,实施一年四季、线上线下、全网联动的营销方案,打出“传统媒体+新媒体”宣传组合拳,叫响“冰雪之冠上的明珠”旅游品牌,同时也将“冰城夏都”的城市形象和“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文旅品牌深入人心。

在多层次文旅推介与合作上,开展同广东、山东、内蒙古等近20个省份和自治区的多个城市的交流互动,走进广州、重庆、武汉、南京、合肥等城市开展旅游推介,赴深圳、广州召开企业对接会。“哈尔滨文旅”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旅游客源市场越来越好。

借助重大节会活动,开展集中宣传营销,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向往度,围绕“哈夏”音乐会策划系列深度报道,中省市直73家媒体及融媒体平台发布各类报道两万余篇(条),“哈夏”音乐会盛况在国内外广泛传播。

为持续壮大冰雪旅游声势,统筹高位推动“冰雪季”宣传,中央主流媒体推出重点报道和新媒体作品近3万余篇(条),在全国各级各类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助攻下,相关报道总阅读量和评论量屡创新高。

文旅服务持续优化、助企纾困——

为综合治理旅游市场,保障广大游客的权益,切实发挥全市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推出“文旅体验官”“首席质量官”“首席服务官”制度,成立冰雪季服务保障专班、旅游执法工作专班,完善旅游市场服务保障应急指挥体系,健全节假日24小时值班及信息报送制度,派驻业务骨干进驻“12345”热线专席,守住服务质量、运营质量、安全质量关。

加强文旅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发布旅游消费提示和“哈亚雪”旅游专线诚信指导价;开展“哈亚雪”黄金线路专项整治,集中力量解决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等突出问题,全年检查市场主体1654家次,出动执法人员3349人次,处罚5起。

强化文旅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施导游队伍“四个一百”转型升级引导计划,全年组织开展文旅从业人员相关培训8班次,培训人员5107人次,我市有7名讲解员获得全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金奖。

深化流程再造,提高审批效能,创新推行电子导游证变更业务“电话办理、即时办结”制,全年共审批各类文化和旅游事项18307件,哈尔滨市被文旅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云服务试点城市。

推动企业纾困解难政策落地见效,2023年年初以来缓缴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2820万元。

开拓文艺精品 书写美好生活

旅游“火”离不开文化“活”。作为旅游发展的新引擎,文艺精品创作的深耕厚植、公共文化服务的提质增效、文物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升了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涵,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精神内核,助力我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文艺创作精品迭出、迈向新高——

新时代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需要将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贯穿始终。

围绕时代主题,聚焦“国之大者”,创作推出全新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交响诗《松花江》、中型芭蕾《苏格兰交响曲》等文艺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话剧《坦先生》,入选文旅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多次参加国家优秀剧目展演;成功举办第36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设置7大板块,举办53场音乐盛会和3000余场群众文化演出,受众达百万人次,得到文化和旅游部以及省、市领导的高度赞誉;“哈夏”音乐会期间,高标准举办第十五届全国声乐展演暨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高质量组织2023哈尔滨勋菲尔德弦乐比赛和第六届手风琴艺术周,吸引来自美国、德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选手、42位中外评委参加,增强了国际影响力,为全国音乐领域树立了综合类音乐节会的新标杆;创新设立“哈尔滨音乐日”,首届哈尔滨国际音乐文化产业博览会取得良好反响;对俄文化艺术交流成效显著,俄罗斯指挥家捷杰耶夫携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来哈举行交响音乐会,马林斯基剧院滨海分院在哈尔滨大剧院演出芭蕾舞剧《睡美人》;哈尔滨成为中国首个获得世界萨克斯管大会举办权(第20届)的城市,世界“音乐之城”国际性、艺术性迈向新高度。

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幸福满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冰天雪地·美好生活”、“传统文化进乡村”、“欢欢喜喜过大年”等群文活动的开展,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出门即舞台、处处闻歌声”的浓厚文化艺术氛围;创新举办全国音乐主播“哈夏”行、蚂蚁音乐节等活动,全面提升市民音乐嘉年华、哈尔滨合唱艺术歌会、中央大街弦乐音乐会等群文品牌影响力,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深化全民阅读,开展“悦读一本书 恋上一座城”活动,举办阅读推广活动535场,哈尔滨市荣获“全国阅读活动百强市”称号。

完善文化馆、文化站、文化中心服务功能,全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建有文化站和综合文化活动中心3011个、建成率90%,公共文化设施四级网络实现全覆盖。开展“蒲公英小分队”专项惠民、“种文化·结对子”、送文化下乡等活动,778个文艺团体、521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4.4万名文化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基层,全年举办各类公益演出近万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人心——

岁月峥嵘,山河为证;文脉悠远,与古为新。

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市开展5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修订和矢量图划定,深入实施馆藏文物保护及数字化项目,扎实推进文物建筑智慧平台建设,文物保护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

积极承办2023年黑龙江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2项文物保护优秀案例获省文旅厅表彰。在“最美龙江文物安全守护人”评选活动中,我市获评先进个人5名、先进集体2个,成绩全省最好,其中1人申报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

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成效显著,A、B级危房全部整改完毕,C、D级危房整改完成率达86%。落实文物博物馆单位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文物安全水平得到提升。深入开展第六次劳动大会旧址、索菲亚教堂等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作。

有序推进五常、尚志等6个县(市)博物馆、纪念馆新建和改陈民生工程,完成百年油灯展馆和名人手札收藏馆布展工作。推动重点博物馆建设,建成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纪念馆、哈尔滨冰雪博物馆,全市备案博物馆达到69个,在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

开展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评审工作,评选出非遗传承人54人、市级非遗项目46个(其中32个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全市现有非遗项目278个。组织开展“东亚文化之都”城市特色非遗展示活动,15个“东亚文化之都”城市、百余项非遗项目齐聚哈尔滨,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城市发展活力。举办非遗宣传展示、非遗进校园、“冰城非遗美食”等主题活动,让非遗深入人心、融入生活。

结语: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哈尔滨文旅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实现从“流量”到“留量”、从“网红”到“长红”,不断叫响冰城特色文旅品牌,才能高标准打造“两山”理念实践地,高质量答好全域全季旅游的冰城“答卷”。

眺望朝阳,春天再出发。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将以实干之姿,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争当排头、勇做先锋,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继续书写文旅融合冰城发展新篇章。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