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驻省央企稳增长顶梁柱作用 更好带动龙江经济发展

在全省服务支持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发言

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王坤发布时间:2024-06-17 查看数0

编者按

16日,全省服务支持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哈尔滨召开。驻省央企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推动龙江振兴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重要力量。

会上,驻省央企8家代表纷纷表示,要发挥驻省央企稳增长顶梁柱作用,拓市场、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合力推进龙江经济平稳运行,更好带动龙江经济发展。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一、今年以来生产经营情况

今年以来,中国一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中国一重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改革,着力创新驱动,奋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中国一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1-5月,中国一重收入总额实现121.56亿元;生效订单实现165.17亿元。未来6个多月,中国一重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会议精神,加压奋进,以市场开拓、“两金”压降、降本节支、履约交货“四大攻坚战”为抓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

二、企业规划布局情况

中国一重在未来5年将深入实施“13691”发展战略,坚持材料与装备并重、装备与服务并举、国内与国际共同拓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共同发力的指导原则,形成以高端装备、专项产品、高端材料、工程与国际贸易、现代制造服务业、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战新及未来产业为主体的“6+1”产业布局,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

我们将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切实把国家所需、龙江所优与一重所能紧密结合起来,切实为振兴龙江贡献一重力量、展现央企担当。聚焦建好建强龙江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加快在龙江地区布局打造“百万吨铸锻件基地”、核电装备产业战略备份基地等,推进大规模工艺技术、老旧设备改造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紧紧依托国家大型铸锻件原创技术策源地,牵头组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中心。聚焦建好建强龙江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积极在龙江地区打造“千万千瓦级风能综合开发利用平台”“百亿级风电装备重要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加快风电全产业链建设,积极构建龙江新能源装备制造+风场投资建设运营新型产业生态圈。2024年计划开工建设80万千瓦风场。聚焦建好建强龙江向北开放新高地,充分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带动地方构建形成区域优势配套链,进一步提升企业本地配套率。围绕进出口业务以及农业、物流等方面进一步发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以工程带设备、以整机带零部件,进一步扩大出口,全力支持龙江向北开放新高地高质量发展。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充分体现出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和全力推动龙江全面振兴的强烈使命担当,也充分体现出对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的关心重视和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问题的务实作风,特别是近期出台了《黑龙江省服务支持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扎根龙江沃土、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2024年以来,哈电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力推动企业发展态势持续向上向好,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和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出台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作举措等文件,更加注重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价值创造,深化提质增效,1至5月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实现10%以上的增长,预计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再创历史新高。二是坚持在服务新型工业化中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出台服务国家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3大领域10个重点业务方向,大力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构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体系,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2%,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4%,两家企业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三是坚持以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出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创技术策源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3个项目入选全国发电设备行业十大科技创新,2个项目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项成果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全年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5%以上的高水平区间。四是坚持聚焦建好建强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认真贯彻黑龙江“两新”实施方案部署,研究制定方案,加大产业基础再造、数字化转型等投入力度,2024年在省内预计投资同比增长30%以上,1至5月省内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70%。积极助力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1至5月省内配套率近20%,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快速发展,推动龙江打造产业集群。

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近年来,哈飞切实履行军工央企职责使命,协调推进军机、民机和服务维修等五大核心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98%。2023年,哈飞实现工业总产值370亿元,利税总额17.8亿元。截至今年5月末,工业总产值达151亿元、同比增长30%。预计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400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空工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视察黑龙江省期间关于“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不忘“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初心使命,深耕哈尔滨老工业基地,聚焦公司军机、民机和服务维修等五大核心产业发展,切实担负起我市航空产业链“链长”职责,引领和带动全市航空产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一方面,聚焦传统航空制造产业升级,积极发挥航空产业链“链长”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哈飞坚决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和“边纳入、边扶持”的原则,持续加强供应链能力建设,通过向供应商输出管理、技术、质量等标准和体系,不断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航空供应链“新生态”,全力支撑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配套单位建设,推动传统航空制造产业链做优做强。

按照分类施策的思路,一是面向省内的航发东安、东轻等大中型国有企业,着力拉动提升传统配套能力,推动国有龙头企业自身能力不断增强,以有效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二是在哈尔滨市累计带动航空产业配套供应商百余家,哈飞释放的配套业务额从2017年5亿元,增长到2023年近50亿元,哈市及周边本地配套率近90%,形成了链条强韧、活力充沛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效应的形成与释放为龙江航空航天产业总规模实现千亿元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另一方面,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发展航空新质生产力。

哈飞目前开展无人机研制任务,并与木兰县签署了无人机试飞及产业应用场景示范基地合作框架协议。未来,我们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在无人机、新能源、新构型航空器研发方面,主动与哈工大、哈工程及省内科研院所、产业链配套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发挥示范效应,与地方政府共同探索和发展典型的无人机应用场景,打造集无人机测试、试验、试飞、场景演示验证和通航功能为一体的应用示范新业态,拓展我省低空经济“产业圈”。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一、科研生产经营情况

七〇三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和在黑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李强总理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上的部署要求,作为我国唯一从事大中型船舶主动力装置研制的科研单位,持续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七〇三所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0.8%;新签订单77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科技产业新签订单实现历史性突破达44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出口占比54%)。

2024年,七〇三所预计全年完成营业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利润总额3.27亿元,同比增长30%。

截至2024年5月底,全所实现经营承接1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0.85亿元,均同比实现增长,目前手持合同114亿元。

目前,在执行科研项目15亿元,能力条件在建项目总投资约16.8亿元(其中燃气动力8.5亿元、蒸汽动力7.1亿元,燃气轮机生产条件建设1.2亿元)。上述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提升七〇三所综合实力,为所防务产业和民品科技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可带动地方配套产业发展。

二、下一步计划

一是在履行好“强军胜战”政治责任的同时,持续深化军民协同发展。

多年来,七〇三所长期坚持创新驱动、军民协同发展的潜力开始充分释放,我所燃气轮机、传动装置、核电应急发电等一批高端能源装备在国内外市场备受关注。在军民协同发展方面,持续推进防务和民品科技产业从研发、生产、系统集成、装备供货到全寿命一体化保障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二是深化推进打造“产品+服务”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发挥创新体系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引领作用,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四是强化央地合作,聚焦能源装备、新能源装备及绿色产业核心装备,发挥技术优势、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是持续深化精益数字化工程。全面推广精益数字化标杆项目成功经验,加速数字赋能,推进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带动全产业链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一是发展规划引领未来。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和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编制《新时代大庆油田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发展规划》,加速上扬能源总当量增长“第二曲线”,为我省全方位振兴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油气产量实现双超。1至5月份,原油、天然气产量均超计划运行。其中古龙页岩油展现加速上产态势。

三是新能源业务提速扩量。在省政府大力支持下,林甸16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全面开工。1至5月份,新增并网装机、新能源发电量均实现大幅增长。风电项目并网累计达9.5万千瓦,是中国石油自消纳风电并网规模最大的油田。

四是经营成果好于预期。1至5月份,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税费均实现大幅增长。

当前,正值奋进“十四五”关键时期,我们一定牢记重大嘱托,立足龙江大局,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坚定推进稳油增气。全年油气储量实现新增长,原油保持3000万吨硬稳产、天然气上产60亿方。二是提速推进绿色转型。力争建成百万千瓦级低碳油气生产基地。三是深入推进提质增效。坚持低成本发展,深入挖掘各环节降本潜力。四是扎实推进改革提升。挂图作战新一轮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年底前总体完成率80%以上。五是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用好建强全国重点实验室,集中实施大幅提高采收率等八大科技工程,积极培育页岩油、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六是全力保安全促和谐。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加强安全环保隐患治理,勇担改善民生责任,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一是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1-5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51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1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第二产业295.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8%,主要受小煤矿停工、钢铁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剔除后用电量26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10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城乡居民生活9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外送电量16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7%。

二是服务能源转型成效显著。累计出具2800万千瓦新能源接入系统答复意见,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推进产消一体化试点建设,多宝山矿山园区项目取得立项批复。1-5月,新增新能源装机188.3万千瓦、同比增长61.8%。截至5月底,新能源装机1880.3万千瓦、占比40.1%,利用率达95.2%。

三是电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新纳规18项500千伏电网工程可研前期取得突破性进展,创国网公司最短记录。其中,7座新能源汇集站、6台主变扩建项目完成可研评审,黄和汇集站本月开工,其他5个项目正有序推进。1-5月,累计完成11个批次84亿元物资和施工招标,开工707项建设改造工程,亚冬会保电83项工程已完成总量的50%,总投资32亿元的防冰抗灾配网工程6月底将全部开工。

四是电力保障服务平稳有序。超前落实6方面36项电力保供措施,高效完成设备春检和电网防汛备汛,电网保持安全运行、电力供应充足可靠,圆满完成中俄博览会、高考等保电任务。主动对接服务产业项目建设,对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的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用户低谷时段电价下浮20%,惠及4.21万用户、减少电费支出5128万元。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积极争取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确保今明两年发展投入260亿元以上。尽快将18项新增500千伏项目、电网防冰抗灾、亚冬会供电、煤矿双电源电网配套改造等项目纳入2024年度投资计划。

二是强化政企联动加快推进电网工程建设。1-5月电网发展总投入完成23.8亿元,进度完成全年17%远低于预期,主要是东北地区特有高寒天气无法在年初施工。下一步,将推动各方落实省政府专题会议明确的四方面18项举措,提高前期工作效率,集中资源力量,全面推进工程施工。

三是主动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接网服务,加快出具接入系统答复意见。针对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后利用率降低、短路比下降等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场站建设调相机,探索构网型技术试点应用,同步推广新能源产消一体化试点项目建设模式。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华电黑龙江分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强化能源保供能力,全力推进绿色发展,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一是能源保供扎实推进。坚决扛牢央企能源保供政治责任,系统落实保供方案,深入推进机组“三改联动”和隐患排查治理,推动火电应开尽开、应发尽发,新能源应并尽并、能并早并,利用全省人才激励政策引进全国各地成熟人才、大学生750人,做实能源保供“设备、应急、人员”三项保障,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电源支撑。二是民生保暖坚强有力。响应政府号召,提前开栓供热,延长供热时间,公司供热企业平均供热天数达190天。加强供热应急保障,创造了公司所有29台火电机组同时在网运行的历史纪录,并陆续启动8台热水炉增强供热能力,筑牢超强超长寒潮期温暖“防线”。开展供热服务专项提升,市长热线接诉即办,连续两年回访率、办结率达到100%。春节期间迅速处理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热水炉设备突发故障,有效避免大面积用户低温事件发生。本采暖季8家供热主体进入政府信用评价“红榜企业”,1家企业被哈尔滨市政府予以通报表扬。三是绿色发展势头良好。全面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华电会谈成果,用好用足新时代绿色龙江建设60条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煤电机组与新能源两个联营一体化项目,加速绿色转型,优化资产结构。哈三电厂66万千瓦火电机组一体化项目上半年申请核准,年内通过投资决策并积极推进建设。加速新能源项目建设投产进度,今年计划投产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计划投资50亿元,目前已开工、投产新能源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27亿元。今年以来,投产新能源14.325万千瓦,其中依兰四期20万千瓦项目实现全省最大风电场全面投运,宁安、巴彦、富拉尔基光伏在建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全力营造能源保供良好局面。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提升电力设备可靠性,做好迎峰度夏、防汛度汛,确保电力平稳有序供应,支撑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民生用能。二是着力加快转型发展,全力融入绿色龙江发展格局。争取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拟在哈、齐两地建设66万千瓦机组,实施煤机改造升级,提升公司作为我省最大发电供热企业的能源保供能力,支持我省新能源快速发展。三是着力增强民生供暖,全力践行央企社会责任担当。完成冬煤夏储,备战今冬供暖。组织对15年以上管龄的供热管道进行滚动式改造,增强供热系统安全性。实施温暖精准入户,确保龙江百姓温暖过冬。

黑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按照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系列支持驻省央企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指引,作为网信领域中央企业,黑龙江移动加快科技创新工作布局,一体发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全面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提升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赋能“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能力,当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者和排头兵。今年1至5月,公司营运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3.1%,省内纳税1.8亿元。

一、建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夯实数智化发展底座

一是巩固基础网络优势。建设全省规模最大的5G精品网络,融合构造千兆光网,加快沿边沿线覆盖任务的完成,推进亚冬会网络保障专项行动,打造多网协同的物联网体系。加快5G-A网络布局,助力低空经济的发展,增强全场景服务能力。二是打造算网融合基座。已在哈尔滨投产100p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还将于9月底建成国内单体最大的6600P的纯国产算力中心,构建“地市1毫秒、省内5毫秒、全国20毫秒”三级低时延算力服务圈,打造全国智算新高地。三是拓展数据赋能深度。发挥数据优势,沉淀人工智能、精准定位、数字孪生等内外部优质能力,输出统一封装、灵活调用的能力服务,赋能数字政府、工业能源、农业生产、文旅商贸、人口普查等多个重点领域。四是增强安全保障能力。筑牢信息网络安全防线,建立健全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为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二、推动信息服务注智赋能,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赋能生产方式的数智化转型。围绕智慧农业、林草、工业、文旅、教育、交通等典型场景,在各行业部门的支持与带领下,深入研究各个场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打造118个标杆项目,释放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二是助力社会治理数智化转型。依托龙江数字政府项目,按照省领导要求,探索数据价值的应用,探索算法模型在为民服务、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研判、政策仿真等场景创新应用,做好数字参谋。围绕网格化治理、数字乡村、智慧社区等场景,打造基层治理产品能力体系。三是加速推进产学研用协作。“哈工大-中国移动5G应用创新联合研究院”的课题已经进入“揭榜挂帅”阶段,正在推进重大项目课题落地落实,实现科研项目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转化。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