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三所高校毕业生给出留哈理由——“文旅愿景+数智城市+黑土粮仓”|“冰城魅力”吸引莘莘学子落地生根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编辑:王坤发布时间:2024-06-24 查看数0

“国家级数字技能大师”谭庆吉(中)带领学生测试机器人。

一座风景如画的小城里拥有3所本科高校,生活着3万名师生。这是哈尔滨市宾县的一大骄傲——青春校园带来了活力,也给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又是一年毕业季,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冰城。

“这批孩子真有福,他们对哈尔滨的快速发展有深刻体会。别的不说,节假日学生们想从宾县去中央大街,坐高铁转地铁只要1个多小时。为了增强校园与城市的联系,宾县开通了公交专线,从校园直通高铁站……便利的交通让学生们与城市紧密相连,也让他们对哈尔滨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3所高校的老师们异口同声地说,“文旅愿景、数智城市、黑土粮仓”成为今年“毕业季的留人理由”,持续释放的“冰城魅力”,也为学校即将迎来的招生季提供了强大助力。

“冰城文旅持续火爆,我留下更有发展”

冰城夏日,走进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清新的校园内满眼是学士服、学士帽,主楼前的签名墙上,已留下密密麻麻的签名……一切都在宣告即将到来的离别,同时,也开启了一场全新的奔赴。

忙着与同学合影的应届毕业生许诺,虽有些离别的伤感,但眉眼中又带着希冀。她说,早在半年前工作就定下了,签了哈尔滨主城区一家五星级酒店。许诺的专业是酒店管理,她就是在那家酒店实习的,工作驾轻就熟,薪酬也很不错,“最关键的是能留在家乡哈尔滨,不用远走”。

许诺的室友陶桃来自湖北,参加了几次招聘会后,也选择留下来,将入职冰城一家国际旅行社。“父母赞同我的决定。哈尔滨的旅游越来越火,我专业对口,留在冰城感觉更有发展。我喜欢哈尔滨夏天的清凉,也喜欢冬天的冰雪,这也是我当初报考这所学校的原因。”陶桃说。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副院长李英杰告诉记者,学校共有4大门类学科16个专业,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最受欢迎,这届两个专业共有毕业生40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毕业生选择留在省内工作。哈尔滨文旅业持续火爆,给本届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东风,前不久,大庆的一家旅游开发公司专程来学校招人,选走了十几名同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是全国三所独立设置的旅游本科院校之一,当初学校选址在国家AAAA景区二龙山风景区,就别有深意。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8484名。坐拥二龙山风景区资源,该校紧盯旅游办专业、服务项目育人才、围绕产业搞科研,设置了文创产品实验室、影视教学实验室、冰雪艺术实验室等34个实验室,建立校外稳定实习实训场所53个,形成“入学即入行,毕业成行家”的办学传统。

在产教融合实践中,学生们将专业所学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二龙山景区大门处设计的双龙大道,就是本校师生的杰作。”李英杰骄傲地说,“高铁+地铁”便利的交通条件,加快了同学们融入冰城的速度,利用节假日到主城区走访调研已成为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像《火爆冰雪季中央大街调查》这样的作业选题,同学们通过切身感受,在各抒己见中产生了许多奇思妙想。

今年,宾县二龙山水库将取消水源地功能,景区将启动进一步开发建设,这所旅游院校也将迎来发展“黄金时期”,开启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智城市’建设是我们共同的未来”

在哈尔滨地铁3号线进乡街站台,有一幅18米长的主题壁画,不锈钢材质,展现了冰城“三大动力”为国铸重器的无限荣耀。这幅壁画是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哈尔滨学院联手奉献的。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曹春雷带着学生们参与了全程创作设计,他告诉记者:“同学们将专业所学应用到城市建设中,收获了信心。融入冰城‘数智城市’建设,是学生们期待的未来。”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是“国际示范性软件学院”,现有在校生9020人,其中,60%为省外招生。学校坐落在二龙山水库下游,一湾碧水穿过校园,将教学楼与生活区分隔开来,两座廊桥横跨水面,是校园的标志性景观。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丽丽告诉记者,同学们爱校园的风景如画,更爱教学相长中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那幅壁画只是师生们的代表作之一。智能测温门、城区大屏幕播放的公益广告动画、很多行业正在应用的软件……我们学校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培养实战人才的例子有很多。”张丽丽说。毗邻的国家级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该校提供了种类繁多、先进实用的实训基地,师生们把课堂搬进车间,直观学习、验证、提升理论水平,并转化成个人能力。

近年来,该校强化“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众多项目课题直接送入教室、实验室,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搞研发、做项目,毕业季常有“团队整体被企业招走”的场景。“每届都有师哥师姐这样就业,我也想像他们一样学有所成。”河南籍学生王柯柔告诉记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她积极参加“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和比赛,已获得全国IT技能大赛等多个奖项。

前不久,宾县妇联、农业农村局与该校开展“地校共建”项目,共同打造电商销售农副产品平台。师生们说,正在加速进行“数智城市”建设的冰城,不断给他们带来新机遇。

“逐梦校园,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

黑土地进入了夏管时节。在田间地头,赵超阳老师正指导学生们练习无人机飞行,穿越、避障、植保作业一气呵成,屏幕上留下了一串串飞行数据……这是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的无人机实操课,自从该校组建了“北大荒无人机学院”,一批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从这里走出,成为农业现代化领域的“领头雁”。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位于国家级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现有在校生9000多人。该校专业设置涉及绿色食品生产、现代农业装备应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水利建筑工程、畜牧兽医等,师生们说,他们要“逐梦校园、筑梦黑土,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

在该校智能农业机器人教室内,谭庆吉老师和学生们围在一起,测试新研发的机器人功能。作为黑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谭庆吉研究数字技能多年,其工作室曾入围“国家级数字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这所高校,这样的“名师”“名人”不断涌现。

为了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服务黑土粮仓建设,该校建设了入校、驻企、进场“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形成了校企一体、校场共建的办学机制。先后与38家农场、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包括全国首所聚焦“XR 技术+农业应用”的北大荒XR产业学院,入选黑龙江省首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的北大荒无人机学院,与闫家岗农场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该校先后培养了一批产业带头人:毕业生郎国栋被评为黑龙江省农村实用人才、毕业生炫印被评为黑龙江省星火科技带头人……学校累计培养了25万名实用型落地人才,留省就业率达75%。

该校一位负责人表示,为了利用好冰城的农业资源优势,学校加速拓展涉农校企融合项目建设,抢占未来现代化农业建设“风口”,为龙江、冰城储备更多涉农实用人才。

记者手记

一座县城3所高校,人与景,各美其美;城与校,互联互通。

“文旅愿景、数智城市、黑土粮仓”……冰城特有的资源禀赋释放着城市魅力,吸引莘莘学子落地生根,就业创业,成就梦想。

令人欣喜的是,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党委政府、学校企业,正在通过不断发掘优势,让“长板”更长、优势更优,持续为城市发展积蓄澎湃动能。“青春校园”与“冰城魅力”相互成全,给未来制造无限可能。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