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夏都·阅读冰城之哈尔滨节日系列报道⑨ 】一江两岸大美风光尽收眼底 哈尔滨铁道兵启航纪念塔寻根寄深情

来源:冰城 + 客户端编辑:王坤发布时间:2024-07-01 查看数0

从滨洲铁路桥松花江南岸向对面望去,一座像比萨斜塔一样斜而不倒的建筑昂然挺立。沿铁路桥步行25分钟,景色美不胜收的哈尔滨铁道兵纪念园便会跃入眼帘,这座斜塔就坐落在纪念园的中心位置。全高41米,呈60度角倾斜的斜塔名为哈尔滨铁道兵启航纪念塔,这里不仅是全国铁道兵战友“寻根追源”“魂牵梦绕”的地方,也是游客与市民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拾阶而上,站在纪念塔的户外楼梯上,哈尔滨一江两岸的大美风光尽收眼底。

铁道兵在哈尔滨“启程远航”

说起这座极富特色的斜塔,黑龙江铁道兵文化联谊会会长郝新宝向记者介绍说,启航纪念塔是铁道兵文化的象征,整体造型犹如一艘扬帆启航的大船,这是因为铁道兵的前身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是1948年7月5日,以东北人民解放军护路军为基础,以部分战斗部队和铁路技术人员为补充,在哈尔滨组建成立,并从这里启程远航的。这支队伍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披荆斩棘、攻坚克险,建立了丰功伟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奋战,前赴后继,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铁道兵志在四方,艰苦奋斗,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历经蒸汽、内燃、电力机车时期,先后修建了52条铁路干支线,12000余公里,为新中国的铁路建设和经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8年7月5日,铁道兵成立70周年时,在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和全国320万铁道兵的支持下,铁道兵纪念园落成。郝新宝说:“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的领导下,黑龙江省铁道兵文化联谊会直接参与了铁道兵纪念园的建设。1984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经历了35年战斗洗礼的铁道兵正式退出军队序列,并入铁道部,后改制为现在的中国铁建建筑总公司,成为我国包括高速铁路在内的铁路、公路、地铁、房建等建设项目的一支生力军。”

将铁道兵精神代代传承

铁道兵纪念园占地面积48827平方米,园区外主路是松北新区“双拥国防教育基地”,园区南侧设有800多平方米的铁道兵广场,园区北侧设有毛泽东主席为铁道兵报题写的《铁道兵》三字墙,背面为纂刻的巨作《铁道兵史略》,详细记载了铁道兵35年的光辉历程。园区内还设有以“登高英雄”杨连弟等为原型的铁道兵英雄群雕像一座,基座上镶嵌着铜制的《铁道兵英雄赋》,对铁道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用诗词的形式进行了感人的描述和赞美。

铁道兵兵徽在塔尖熠熠生辉的启航纪念塔就巍然矗立在园区中央。纪念塔上有着两架全省唯一的斜行电梯,乘坐电梯或沿室外楼梯盘旋而上,就来到了纪念塔的顶层展厅。面积200平方米的展厅内,展示着许多泛黄的书籍、文献与珍贵的老照片,以及铁道兵官兵曾经用过的物品,向参观者述说着铁道兵前无险阻的精神。

郝新宝说:“铁道兵纪念园的建成,标志着哈尔滨这座英雄的城市,没有忘记从这里启航的铁道兵,没有忘记铁道兵的历史性贡献,更没有忘记忠于党、忠于人民、勇于牺牲、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铁道兵精神。我们作为铁道兵精神和铁道兵文化的传承者,要进一步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搞好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早日把铁道兵纪念园建成红色旅游景区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红色基因永葆活力。”

老兵在这里找到了“家”

在启航纪念塔上,记者遇到了12位从全国各地来哈尔滨旅游参观的铁道兵老兵。

接受记者采访时,来自广西防城港的骆其振表示,这次他们一行多人是专程到哈尔滨参观铁道兵纪念塔,缅怀历史、致敬岁月的。而1972年便离开庆安家乡,这次专程从北京赶过来的马庆武则表示,战友们都渴望能到这里来看一看,“心里有种归心似箭的感觉。尤其是看到从去年冬季开始哈尔滨的旅游爆火,心里非常高兴,非常期待家乡的日益繁荣。”马庆武告诉记者,多年在外,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美食,“我从小在东北长大,非常喜欢杀猪菜和酸菜饺子。这次回来感受到家乡的味道,感觉格外亲近。”

与马庆武同样来自北京的王振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他是1973年当的铁道兵,铁道兵战友平时相互联系很多,“我们都说永远的战友情,因为哈尔滨建有铁道兵纪念塔,所以我们全国的曾经的铁道兵都会聚集到哈尔滨来。哈尔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在这里,我有了找到自己家的感觉。”

在参观时,1977年转业回到家乡哈尔滨的老兵潘竹铭为纪念塔捐赠了自己的著作《杂谈与散文集》。作为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潘竹明对家乡充满感情,“我的一生中只离开过哈尔滨8年,下乡4年,当兵4年,然后又回到了这里。哈尔滨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和传奇故事的城市,这里先有铁路,后有城市。从去年底开始,哈尔滨的旅游就特别火爆。哈尔滨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它的文化底蕴丰富,它既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有俄罗斯与欧洲的西方文化。今天这些老兵来到哈尔滨寻找北方,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家,就是铁道兵纪念园。这里不仅是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其大美风光更是大家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文/摄 高海峰/视频拍摄制作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