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122家助老餐厅突围“一口热饭”困局 搭建“原居颐养”模式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编辑:杨焯兰发布时间:2024-08-04 查看数0

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对于许多老人来说,最适合的养老还是在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熟悉生活圈。但岁月不饶人,买菜做饭这点小事让他们感受到了焦虑。“当我们老了,去哪儿吃饭?”成了上了岁数最大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市122家助老餐厅,尝试走出一种“公益+市场化”的运营方式,正在突围老人的“一口热饭”困局,搭建一种“原居颐养”新模式。

3块钱的早餐让老人吃饭不再“将就”

“一个包子、一个鸡蛋、一碗粥、一份咸菜,这样的早餐一份才3元。午饭一荤两素一份10元。干净卫生、美味营养,比我们老两口在家自己买菜做饭方便得多。”在道里区工农街道观江社区助老餐厅里,正赶上中午饭口,71岁的王阿姨正和老伴一起排队打餐。她告诉记者,自从家门口今年开了助老餐厅,自己在家几乎就没怎么”起火”,价格实惠,口味也不错,省时省力还省心。

记者看到餐厅干净整洁、菜谱价格一目了然,几位工作人员穿戴整洁正忙碌着打菜,明档的售卖区刚出锅的溜肉段、排骨炖豆角、红烧肉、树椒土豆丝……十几道菜品和多种主食、汤、粥有序陈列,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以前最犯愁的就是这顿吃啥,做多了吃不了,基本就是能对付就对付”于叔叔中午赶过来买了两个菜,三盒米饭,放暑假的外孙也来了,孩子正在长身体,午饭更是要吃好。老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家门有了食堂,一日三餐不用对付了,想吃啥就买啥,吃完了餐盘一收拾连碗筷都不用刷。

食堂开在了家门口 日接待量达300人次

让老人们从“吃上饭”到“吃好饭”不是一件容易事。道里区金安社区党委书记邓国慧告诉记者,社区助老餐厅从2021年9月份投入使用到现在,已经办理敬老助餐卡3000多张,日接待量能达到300人次,附近的几个社区每天也会有老人溜达过来吃饭。每个社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助老餐厅的经验更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每天20道菜品,但时间长了,工作人员就发现老人偏爱哪口。坛肉、土豆丝饼等热门菜品主食,就会定期多做一些,还会经常推出一些低盐低油的菜品。

工农街道观江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1041人,辐射周边四个小区,覆盖了周围近5000名老人。观江社区助老餐厅负责人杨先生说,现在每天能有近百人次的中青年来就餐。依托国家政策支持,物业无偿提供房产,企业来提供专业社区助老服务,节约了很大成本,让企业可以把更多精力和成本用在助老餐菜品调配上。为了给老年人提供营养健康餐食,餐厅从采买、清洗、烹饪、分餐、垃圾回收及清洁,都是按民政部门规定的标准流程操作。

亟待激活原居养老的“最后一米”

虽然该餐厅开在小区里,可对于88岁的陈大爷依旧是有些“远”。

原来方圆1公里之内还能自己行动,可自从前不久一次大手术后,陈大爷就行动不便,无法下床。虽有两个儿子轮流照顾,但陈大爷仍然对送餐上门的需求很迫切。“最后一米”的难题成了横在部分独居老人实现“原居养老”的一大难题。

“我们曾经贴过招聘启事,月薪3000元招送餐员,可是没人来啊!”道里区一位助老餐厅的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能做送餐员的应聘者,都去几大平台了,单多工资高。因为老人点餐也是在饭口,正是店里最忙碌的时候,人手有限,也没办法保证送餐时效和服务水平。如果挂在网络平台上,不仅成本会增加,高龄老人又不会操作,或将把本来出于便利的好事搞得更复杂。

“将订餐、配送、后续服务等流程高效地串联起来,将是激活‘原居养老’的关键一步。”道里区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科姜妍表示,社会组织室政府的有力补充,同时也是最贴近社区,直接服务群众的,所以在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的基础上,下一步将计划招募送餐志愿者,附近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也可加入送餐志愿服务队,把老人的“食”事办到实处。

“特色化+市场化”吸引更多“饭搭子”

在群力上班的白领小吴每周都会有几天和同事来金安社区的助老餐厅吃午饭,就图这里干净卫生,口味还不错。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周围的上班族、小区的中青年居民外,周六周日、寒暑假,不少学生也成了助老餐厅里的“饭搭子”。

老年助餐+社会餐饮,是哈市大部分助老餐厅目前的运营模式。从助老餐厅到“共享餐厅”,不是依靠政府托底打造小范围的“样板间”,而是用好市场“活水”助推老年餐厅可持续发展。

“有的助老餐厅擅长做面食,大发糕一出锅居民都排队买;有的助老餐厅推出了特色小份菜。这些看似细微的特色化服务,既提高了居民与公司运营养老服务的黏性,也提高了这些助老餐厅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哈尔滨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郑志宏表示,2021年6月,哈尔滨市民政部门启动老年助餐服务试点,以老年助餐小切口来撬动居家养老大民生。截至目前,全市社区助老餐厅(点)已达122家,月平均用餐服务7.3万余人次,因地制宜探索了不少社区老年助餐服务模式。今年5月份,我市印发了《哈尔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与社区文体娱乐、医疗卫生等功能设施共建共享,在街道辖区内形成“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李玥 文/摄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