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出圈”后,黑龙江“拼”什么?

来源:人民网编辑:崔新燕发布时间:2024-09-24 查看数0

在“行”中,看见“进”的中国。今年5月,人民网启动“行进中国”大型融媒体系列调研行,340名年轻记者,耗时2个月,走访31个省区市的111座城市,前往500余个基层一线点位深入采访,“即采即发”“边采边发”,推出融媒体作品600余件,各平台总阅读量超11亿。

8月13日起,人民网分“创新中国”“品牌中国”“投资中国”“活力中国”4个主题,陆续推出“行进中国”调研行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展现各地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在中国北极漠河,观赏极光和极昼。

在中国东极抚远,迎接照进中国的第一缕阳光。

黑龙江拥有中国的“最北”与“最东”,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赋予了白山黑水独特的魅力:

——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三江平原上拔节生长的丰饶产物,滋养着东北大地。

——作为多元文化的璀璨明珠,现代文化、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汇聚。

——作为中国冰雪运动发源地,体育赛事激发文旅产业再升级。

冰雪“出圈”后,黑龙江正逐渐成为展现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扇窗。在这里,农业、文化、体育与旅游相互加持,融合与发展并行,孕育出富民产业、幸福产业,激发了消费活力。

“农业+” 一片黑土孕育富民产业

眼下,广袤的黑土地上,稻穗豆荚随风摇曳。牡丹江宁安市向西南驱车40分钟,就到了渤海镇。这里位于镜泊湖核心地带,保留了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宫城遗址,也是世界珍稀资源——石板田的核心区。

牡丹江宁安市渤海镇石板田。人民网记者 苏靖刚摄

不久前,这里迎来了一支来自俄罗斯的研学旅行团,160位俄罗斯青少年在田间体验夏管除草,在上京遗址博物馆饱览3000多件馆藏文物,坐稻田观光小火车欣赏“村在景中,景在画中”的美丽乡村画卷。“这次研学让同学们游览了景色优美的镜泊湖,了解了渤海文化和千年稻作文化,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带队负责人说。

结合当地稻作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宁安把田间体验游、历史文化游、研学基地游、特色民宿游等有机融合,打包成一揽子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游品牌,带动村集体增收。

农闲下来,当地村民刘金龙在农家院帮忙。“咱这好稻子卖上了好价格,旅游也发展起来了,我们多劳多得,日子过得更有奔头儿了。”刘金龙说。

作为中国大粮仓,黑龙江拥有现代化大农业的壮美画卷、四季分明的田园风光、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围绕自身独特的农业资源禀赋,黑龙江以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打造集风景观光、文化体验、科教研学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以“农业+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8月下旬,牡丹江市阳明区五林镇北甸村花卉种植基地迎来收获季,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花卉基地新建了户外露营地,让游客零距离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舒适。

游客们穿着汉服采摘赏花。唐伟东摄

蓬勃兴起的“鲜花经济”,不仅让小小乡村花香四溢,还让当地村民腰包鼓起。“本市的鲜花市场,10朵鲜花有7朵来自这里,每年产值5000余万元,去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47万元。”项目负责人黄巨君说。

黑龙江打造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开发采摘游、赏花游等特色主题旅游活动,同时还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等,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走进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稻田里的水稻苗挺拔而翠绿,登上约40米高的观光塔俯瞰,壮美景色一览无余。

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人民网记者 苏靖刚摄

富锦全力推动农业观光风景区建设,以万亩水稻公园为龙头景区,实施万亩水稻公园升级改造工程。今年建成的“知稻科技体验馆”正式对外开放,通过开设农业科技、科普探究等展厅,提升研学旅游体验。

黑龙江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正深入探索“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打造出一个个富民产业,释放了乡村振兴新活力。

“文化+” 多元文化滋养幸福产业

华灯初上,背靠粼粼江水,一场恢宏又震撼的沉浸式演出正在松花江畔缓缓启幕。“演出很精彩!感受哈尔滨夏日清凉的同时,感受到这座音乐之城的魅力。”北京游客张启成说。

《遇见·哈尔滨》演出现场。人民网 徐成龙摄

今年哈尔滨推陈出新,打造松花江上大型实景演出《遇见·哈尔滨》。音乐,是流淌在哈尔滨血液中的传统,使城市文化脉动生生不息。已举办36届的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延续16载的马迭尔阳台音乐……这个夏天,一幕幕绚丽震撼的视听盛宴,吸引游客慕名而来。

文艺精品层出不穷、民族文化交相辉映,让龙江大地文旅融合异彩纷呈。

四排赫哲风情旅游园区的演员演绎赫哲族民俗风情。人民网 尚城摄

乌苏里江沿岸,赫哲族人曾经依山而猎、沿江而渔。踏入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风情旅游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赫哲族“撮罗子”传统房屋,屋内展示了赫哲族人生产生活的“老物件”,演绎了赫哲族的渔猎文化和发展历史。

如今,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靠着特色民俗游“火热”起来。“村里的变化很大,不少游客特地来到这里感受赫哲族文化,一天有好几桌游客来我家吃饭,一年能有十多万的收入。”村民于春文看到村里的变化,回乡创业,生意红火。

作为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四排赫哲族乡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伊玛堪”“嫁令阔”“萨满舞”“开江文化节”“食鱼习俗”等为典型代表的特色文化资源打响赫乡旅游名片,游客慕名而来。

随着“文化+旅游”融合的深入推进,黑龙江丰富的文旅产品作为文化传播的窗口,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也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多元发展的重要力量。

“体育+” 体育赛事激发消费活力

松花江畔,荷花竞相绽放。8月25日,哈尔滨国际马拉松在这里鸣枪起跑。42.195公里移步易景,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热情。

哈尔滨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赛。人民网 徐成龙摄

“夏季的哈尔滨,凉爽宜人,跑道把城市风光和人文景观巧妙地融合,水准很高。比赛结束后,要去游览黑龙江的森林湿地,欣赏这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上海参赛选手陈强说。

通过构建“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全域旅游”的创新消费模式,黑龙江正有效推动体旅深度融合,以高水平体育赛事为引擎,激发黑龙江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哈尔滨道外区冰上运动中心气膜馆内,青少年学习速滑技巧。人民网记者 苏靖刚摄

“在2023—2024年冰雪季,全省共举办各类冰雪体育赛事601项次,吸引28万人参赛、1118.5万人观看,拉动消费31.3亿元。”黑龙江省体育局党组书记王永石说。

今年下半年,黑龙江将策划推出六大系列600余场观赏性强、参与度高的体育赛事活动。

急停、转身、加速,冰球赛场上,攻防转换之间,冰球运动员们默契配合……6月下旬,2024中国·齐齐哈尔夏季冰球季在齐齐哈尔市开赛。成人组比赛吸引了吉林、宁夏等地以及俄罗斯等国家的11支冰球队伍参与角逐。

赛场上激烈角逐。人民网 徐成龙摄

齐齐哈尔市作为全国开展冰雪运动较早的城市之一,立足冰雪资源区位优势、冰雪运动传统优势,推动冰雪装备装备产业发展。

走进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龙冰刀”)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利用现代化设备精心打磨冰刀。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成功申请了5项自主专利。生产冰刀产品实现了出口额增幅300%的销售业绩。“未来,我们将积极与冰雪旅游产业合作、与冰雪赛事合作,进一步加强冰雪运动装备的创新研发。”黑龙冰刀副总经理李明阳介绍。

黑龙江冰雪产业正在依托冰雪运动、体育赛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一处处长李江表示,黑龙江将通过壮大经营主体、打造品牌活动、开展赛事交流等方式,积极推动冰雪装备产业与冰雪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冰雪装备产品的供给能力和竞争力。

壮美的农业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富集的体育运动,为农文体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黑龙江正通过农文体旅业态融合创新,积极顺应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不断增加消费者在旅行中的“沉浸感”“认同感”“幸福感”。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