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亚冬故事丨赵小兵:我们的冠军梦由他们实现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编辑:王坤发布时间:2024-09-26 查看数0


七台河体育中心的冰场上,运动员们上演着激烈的追逐、超越;看台上,赵小兵站着观看比赛,看似平静,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她的手一直攥得紧紧的,还会时不时轻微抖动,看得出,她在暗暗替队员们使劲。

从15岁被七台河短道速滑奠基人孟庆余“忽悠”进队,到21岁因为出不了成绩退役改做教练,一直到两年前光荣退休,赵小兵的人生中有30多年都是在家乡的冰场上度过的。她自己虽然没有成为冠军,但是她带过的队员里却不缺少冠军。在这位“教练妈妈”看来,孩子们的成就就是她自己的成就。

赵小兵接受采访

被“忽悠”学滑冰的女孩

在讲述孟庆余教练生平事迹的传记电影《破冰》中,有一个叫罗英子的角色,被教练赵红旗(原型即为孟庆余)以“能拿冠军”的承诺“忽悠”进了滑冰队,没有出成绩,并早早改做教练。“罗英子的原型就是我,当时电影主创人员来我家聊了一天一夜,创作了这个角色”,赵小兵说。

赵小兵从小在农村生活,十多岁才搬到七台河市区,不久就因为在全市运动会中表现出色被选入体校练田径。很快赵小兵发现,滑冰队的孟庆余教练经常来田径队看训练,然后就开始找田径队教练“挖人”。“我身体素质好,又能吃苦,这是孟老师看好我的地方。他一边‘磨’田径队教练,一边找机会找我聊,‘磨’了半年最终把我‘挖’到了滑冰队”,赵小兵说,“其实除了说能拿冠军之外,他还承诺帮我解决城市户口。”

当时的孟庆余,一直把“拿冠军”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挂在嘴边,而身边的人无不认为这只是他的梦想,因为以当时七台河的条件,稍微正规一点的室外冰场都没有,只能找块“野冰”,用孟庆余自己焊的那种下面是冰爬犁、上面是大铁桶的简易设备浇冰。赵小兵记得,孟庆余当时每天凌晨3点就要起来浇冰,训练时棉衣外面都是冰碴子,一活动就咯吱咯吱响。

赵小兵在训练场上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后来我的队友张杰拿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冠军,孟老师的付出开始看到回报了。但是我到21岁还不出成绩,就退役当教练了”,赵小兵说,“因为我开始学滑冰时已经15岁了,太晚了,全世界可能也找不到一个专业滑冰运动员是这么晚才学滑冰的。”

从此,就像那首老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赵小兵开始了如孟庆余一样的日常作息,“当我也每天凌晨3点起来浇冰,才知道为什么孟老师总是浑身是冰。因为浇冰用的大铁桶,里面装满水差不多有一吨重,下面的爬犁和冰面冻在一起,需要先使劲晃才能动起来,猛地往前一冲水就往后洒,浇得我满身都是,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天,瞬间就冻成冰了”,赵小兵回忆说,“2013年12月七台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室外冰场,之前的那么多年一直都是这样。现在想想很艰苦,但当时我们并不这么觉得,因为我们有梦想,有目标。看着孩子们一天天进步,接近他们的梦想,那也是我们的梦想,我们其实每天都是开心的。孟老师当年‘忽悠’我的那些话,后来都实现了,不光我的户口问题确实解决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带过的孩子们拿了那么多冬奥冠军、世界冠军。虽然我作为运动员没能取得好成绩,但作为教练,我们的队员为我们实现了梦想,我真的觉得我们是幸运的。”

赵小兵教的是基础班,队员都是刚开始学滑冰,最小的只有5岁,一般8岁左右就要输送到重点班。这个年龄的孩子其实不好管,因为大人的话很多他们都还听不太懂。“指望这个年龄的孩子马上喜欢上滑冰是不现实的,但我觉得可以让他们先喜欢上我这个老师。在学校也一样,孩子们喜欢哪个老师,就更容易喜欢上这个老师教的科目。所以我要求自己,让每个新来的孩子在5分钟之内就要喜欢上我,这样他们才有跟着我训练的动力。”

手把手指导小队员

“孩子王”的绝招

为了当好这个“孩子王”,赵小兵琢磨出了不少办法。比如,每隔三五天,就向孩子们讲为国争光的意义,让理想的种子早早在他们心里扎根;比如,当孩子间发生矛盾来她这里“告状”,她会先不理,而是继续关注正在训练的孩子,训练停下来的时候再用温柔的语气对孩子们说:“他碰你一下,有没有可能是无意的呀?那你这个时间不练了,如果接着练是不是又能滑好几圈呀?咱们应该抓紧训练将来为国争光,还是因为这事影响训练呀?”就这样,孩子们都越来越努力,越来越团结。

赵小兵还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5岁的刚开始学滑冰的孩子,连续两天拒绝上场训练,站在场边哭。赵小兵在向家长简单了解情况后告诉家长可以放心离开,“一个月之内我能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孩子。”随后赵小兵来到孩子面前说,“你站在这冷不冷啊?我也冷了,咱们抱一抱暖和暖和吧。”然后赵小兵蹲下来抱着孩子,在孩子耳边小声说:“我知道你是因为犯了错误,怕我说你是不是?你这么小,犯错误怕什么的啊?只要改了就行呗。爸爸妈妈和教练是干什么的啊?就是帮你改正错误的啊!”很快这个孩子就被赵小兵哄好了,投入了训练。“现在这个孩子也已经是全国冠军了”,赵小兵骄傲地告诉记者。

从赵小兵的朋友圈相册里,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亲密簇拥着她的照片和短视频。“有的孩子生病了,不想去学校上课,但却吵着要来训练,因为不来就看不到我了”,赵小兵说,“很多队员到了重点班、省队、国家队,我也一直跟他们保持联系,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以前打电话不方便的时候,我给他们写信,曾经有一封信写满了反正面总共8页信纸……”

和小队员们在一起

“他们就是我们的荣耀”

赵小兵说,一路走来,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就是自己的队员孙琳琳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夺得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的时候,“我是和孙琳琳家里人一起看的。一开始我以为自己不会激动,但是中国队赢了的一瞬间,我和琳琳的妈妈都是从沙发上跳起来的,然后我俩紧紧地抱在了一起,都哭了。完全没法控制情绪。我觉得我是幸运的,虽然我没能成为冠军,但我的梦想、孟老师的梦想,还有我们所有七台河短道速滑人的梦想,都被杨扬、王濛、琳琳、可新他们实现了。”

2008年,赵小兵作为火炬手,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接力。“前一天晚上我一夜没睡,一直想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七台河的形象,因为那一刻我代表的是我们七台河”,说到这里,赵小兵突然哽咽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在那之前两年,我的老师孟庆余因公殉职了。我知道,如果孟老师还健在,那么这个荣誉一定是属于他的。包括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我也作为我们七台河的代表,到现场观看了比赛。当时我心里默默地对孟老师说,‘您看到了吗?我们中国的冰雪体育真正强大起来了!’”

赵小兵说,自己能够在基层教练岗位上坚持30多年,最重要的就是传承了恩师孟庆余的那种为理想全力奉献的精神,“我也曾经受了委屈不想干了,但是一想到孟老师,又觉得跟他相比这点委屈算什么呢?有一次我见到他,指着他说‘都赖你!’弄得孟老师一头雾水。然后我说,‘就因为你这么干,我们都没有偷懒的理由!’说完我俩四目相对,然后都笑了。”赵小兵自豪地表示,从她当教练开始,30多年间她几乎就没有缺过课,基本是全勤。

受邀现场观看北京冬奥会比赛

另一种为国争光

除了带出大批优秀队员,如今还有一件事让赵小兵特别骄傲——年初的“十四冬”赛场,使用了“高快强”品牌的国产浇冰车,这是重大赛事中第一次使用纯国产浇冰车。而这款浇冰车,是由赵小兵的爱人李岩牵头研发的。

相伴数十载,李岩一直支持着赵小兵的工作,经常接送妻子往返训练场。七台河有室内冰场是近十几年的事,此前几十年一直是在室外冰场使用简易浇冰车浇冰,李岩也经常和妻子一起冒着凌晨的酷寒浇冰,对这种辛苦深有体会。“2017年,他突然跟我说了一个想法,就是要研发中国自己的浇冰车。其一,进口浇冰车不仅价格贵,而且维修成本也高;其二,他也觉得外国人能造的东西,我们中国人也能造”,赵小兵说,“他是学机械设计的,之前一直做生意,研发浇冰车算是回归本专业。我听了他的想法特别高兴,支持他拿出几百万做这件事,如果做不出就当没有赚到过这几百万。随后我们就成立了七台河市高快强体育设备有限公司。”

回忆研发浇冰车的那段时间,赵小兵说,李岩每天付出的辛苦,并不比自己做教练少,每天都很晚才回家,甚至因为休息少,一度出现高血压的状况。但是就像孟庆余、赵小兵们为了“培养出世界冠军、为国争光”的梦想倾尽全力,李岩“打造中国自己的浇冰车”的梦想也得以实现,并且在“十四冬”这样高规格赛事中这款浇冰车的性能也得到了认可。赵小兵透露,高快强目前也计划参与哈尔滨亚冬会的竞标,期盼国产浇冰车能够应用在国际赛场上。

退休后,赵小兵开始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每到一座城市,只要那里有冰场,赵小兵总是选择先到冰场看看,没有什么目标,只是一种习惯。这次中国杯短道速滑精英联赛首站比赛在七台河举行,她特意赶回家乡,观看徐爱丽等她带出的队员们的表现,“这是这个赛季的第一场重要比赛,特别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在这个赛季有好的表现,明年出现在哈尔滨亚冬会的赛场上”,她说。

高快强浇冰车服务于“十四冬”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