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节的夜幕缓缓落下,温馨的灯光照亮了千家万户的团圆时刻。大多数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餐桌旁,欢声笑语,共享丰盛的年夜饭,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然而,在城市的灯火深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了与家人的欢聚,坚守在工作的岗位上,分秒必争地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他们,就是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的一线医护人员,这里是一个24小时有人坚守的地方、一个接诊病种最复杂的地方。

医护人员为患者检查
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急诊科是生命的守护站,这里24小时灯火长明,时刻为生命保驾护航。新春佳节,本应是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光,但是急诊人却坚守在抢救一线,舍弃小家的欢聚,守护万家的幸福。他们用自己的坚守与奉献,为这个新春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暖与力量。
全力以赴,筑牢生命防线
走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的急诊科,便能感受到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在这里,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都显得无比珍贵。患者病情危急,家属心情焦急,而医护人员则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关注着每一名患者的病情变化。

急诊室护士为患者查体
警铃骤响,值班医生和护士迅速推着急救车冲向门口,迎接急救车送来的患者。将患者搬运至抢救室后,立即展开了一系列紧张的抢救工作。急诊科护士徐爽和值班医生默契配合,迅速为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详细询问病史,为患者吸氧、做心电监护、输液……病床旁,医护人员的每一个操作都精准无误,每一个指令都简洁有力,整个抢救过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这已是我在岗位上度过第19个春节了,坚守早已成为习惯。救死扶伤是我的使命,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必须舍小家顾大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坚守的最大动力。”徐爽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从容。在她看来,患者和家属康复后的笑脸,就是对她最好的新春祝福,也是她从医路上最大的幸福。

医生为患者做造影检查
无私奉献,守护生命通道
抢救室、重症监护室内,医护人员步履匆匆,一刻不停。一门之隔,家属们在外焦急等待。“春节期间,来的患者基本都是急危重症。”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主治医生赵洪伟介绍,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第一道防线,需要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做出精准判断,并给予患者有效及时的治疗。
冬季寒冷,加上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频繁,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人群聚集也导致呼吸道感染患者增多。赵洪伟已经连续三年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他和同事们是千千万万医护人员的缩影,守护患者健康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便轮到个人休班,心脏重症监护室的医生们也会主动来到病房查房,这一坚持便是多年如一日。

医生照顾重症监护室患者
赵洪伟表示,时间就是生命,春节期间急诊人员和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24小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保障急救生命通道通畅,扛起救死扶伤的职责,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献出一份力量,尽职尽责做好急救工作。
“与此同时,哈医大一院作为亚冬会的定点医院,群力院区主要负责技术官员的定点保障。目前,群力院区已与相关酒店进行多次演练,并建立了绿色通道,确保技术官员在需要时能够得到最快速、最精准的治疗,为亚冬会的顺利举办贡献一份力量。”哈医大一院门诊部副主任栾瑞说。

春节期间医生在工作
砥砺前行,筑牢健康基石
“急诊科的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上一秒还风平浪静,下一秒可能就会面临生死考验。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哈医大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公永太这样形容急诊科的工作。在他看来,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这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娴熟的抢救技能,更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患者的“全能守护者”。

春节期间医生为患者做检查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考验着每一名医护的综合能力。“患者的病情往往复杂多变且进展迅速,敏锐的判断力、娴熟的抢救技能等都是急救医护人员的基本素质,这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多年来,公永太一直带领科室医护团队不断学习,坚持每天研读最新文献和诊疗指南,定期开展临床技能培训,持续提升科室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

医生和护士探讨患者病情
“春节期间坚守岗位,没能陪伴家人,心中难免有些愧疚。但是作为医护人员,患者的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牵挂。能够为患者解决病痛,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是我们的职责,更是我们的使命。”公永太的话语质朴而坚定,道出了无数医护人员的心声。
在采访中,医护人员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们做的都是本职工作,很普通。”然而,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作,却蕴含着救死扶伤的伟大精神,彰显着生命至上的崇高价值。在急诊科,像公永太、赵洪伟、徐爽这样的医护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汗水与付出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患者向医生咨询
记者手记: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
跟着救护车一同出车的冬夜,寒风凛冽,在急救人员的行动中,感受到一股炽热的力量。每一次警铃响起,他们迅速响应,整套救援动作一气呵成,与时间赛跑,只为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在阖家团圆的日子,他们却坚守岗位,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说着“普通工作”,可这“普通”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专业积累,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徐爽19年的坚守,赵洪伟三年如一日的付出,公永太带领团队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他们代表的是无数医护人员。在阖家欢乐的时刻,总有一些人默默付出,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他们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让大家安心享受团圆。正是这些“最美逆行者”的无私奉献,才让社会在危急时刻仍能有序运转,他们是生命的捍卫者,更是社会温暖与希望的传递者 ,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有一种年味儿是团圆,还有一种年味儿是坚守。哈医大一院医院急诊科的“年味”刻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里,融于救死扶伤的事业中,他们24小时灯火通明,他们在春节的烟火气里,与工作同行、与岗位为伴,为健康护航,为生命“守岁”,他们是春节期间最坚强、最温暖的“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