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传递现场燃情拉丁,绽放冰城如“火”的魅力
在亚冬会火炬传递的热烈氛围中,现场的9个展演展位将哈尔滨地域文化与体育活力相结合,充分展现了“双亚冬之城”“世界音乐之城”“奥运冠军之城”“国际冰雪艺术文化名城”的城市名片。其中,在江上俱乐部展位前,39个身着红色羽绒服、红围巾、红帽子、红手套的孩子,以热情似火的拉丁舞蹈为《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也让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当第61棒火炬手、射击奥运冠军盛李豪经过孩子们面前时,也被孩子们的热情感染。他们用小小的身躯,舞动出哈尔滨的热情与活力,为亚冬会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让世界看到了这座冰城的独特魅力。
据黑龙江省体育舞蹈协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体育产业协会体育舞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白敬泉介绍,本次参演的孩子最小的只有4周岁,最大的也不过13岁,年龄横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这些孩子以学习拉丁舞的为主,在如今拉丁舞流行的大环境下,各个学校踊跃选送孩子,经过层层精挑细选,最终39位幸运儿脱颖而出。别看这些萌娃年龄小,选拔时优先考虑参加过国内、国际大赛的选手,最小的4岁的萌娃至少已有一年的拉丁舞学习经历,而13岁的小舞者更是有着六七年的舞龄,都是见过“大场面”的,丝毫不怯场。
为了能在亚冬会火炬传递现场完美呈现《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节目早在三个月前就开始筹备。从最初的动作磨合,到与音乐的深度融合,孩子们付出了诸多努力。不仅如此,在火炬传递前的全要素演练中,孩子们已提前在室外进行了彩排。谈及选择选择用拉丁舞的方式来表达《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时,白敬泉感慨颇深。作为80后,白敬泉从小听着《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等极具哈尔滨特色的歌曲长大的。“拉丁舞虽源自国外,但来到中国后,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同化,经过改良与创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借助亚冬会这一国际大赛的舞台,我们希望用这首充满哈尔滨特色的歌曲,展现拉丁舞的别样魅力,将欢快的音乐与新鲜的舞蹈动作相结合,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白敬泉说。
白敬泉从小热爱跳舞,从中国舞起步,11岁时接触并爱上了拉丁舞。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的他,回到家乡哈尔滨后一直致力于体育舞蹈的推广与发展,而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与他在体育舞蹈领域的热情一样炽热。“作为东北孩子,我从小就非常喜欢冰雪运动,最喜爱的就是短道速滑,希望能在亚冬会比赛现场为运动健儿们助威、呐喊。”白敬泉说。
(来源:哈尔滨日报)
- 亚冬会执委会副主任庄士超到反兴奋剂指挥中心调研并看望慰问工作2025-02-03
- 菁彩声技术、8K技术……亚冬会转播“科技含量”拉满了2025-02-03
- 99秒回顾第九届哈尔滨亚冬会圣火传递精彩瞬间2025-02-03
- 踩着音乐节拍穿过冰雪之城 亚冬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2025-02-03
- 新闻链接:亚冬会火炬尽展“澎湃”之势2025-02-03
- 冰城新闻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