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手亚冬会场馆安保任务一年,每天一万五千步踏查成“标配”
来源:HRB蓝网编辑:崔新燕发布时间:2025-02-05
查看数0
“安保工作是个细致活儿,将重任交给我是出于信任。我用一年的努力,做到了无愧于心。”接手亚冬会场馆安保工作一年有余,每天一万五千步的踏查已经成为市公安局呼兰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马宝山的日常。
省冰上训练中心将在亚冬会期间诞生27枚金牌,并有望出“首金”。时间紧、任务重,加上自身缺乏国际赛事安保经验,马宝山最初接手亚冬会安保任务时倍感压力。
每天一个多小时的通勤成了常态。马宝山调整心态,投身工作:协调场馆电力接入、规划人员流线、解决摄像平台问题,发现螺丝松动、围栏漏洞等桩桩“小事”……呼兰公安分局共18名警力驻守省冰上训练中心,办公室里仅有两张折叠床,场地寒冷……马宝山坦言,全时备勤期间,他们经常和衣而卧。
“我们付出越多,对亚冬会成功的信心就越足。即便比赛时我负责外围安保,无法亲眼见证首金诞生,但只要想象到那一刻,心中便满是自豪。”
安检是保证运动员和观众安全、有序的重点环节,临近亚冬会开幕,呼兰警方对安检流程进行再优化。脱大衣、过仪器、识别可能存在风险的图案,马宝山故意在通关时“夹带私货”,检验流程的科学性和工作人员能力,再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第一道门关系着运动员、媒体和观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能有任何马虎。”
排除隐患,需要实走实干。零下十几摄氏度,马宝山也仅穿一件薄冲锋衣,只为方便穿梭于场馆内外。每天一万五千步的踏查是他发现问题的关键:综合馆指路标牌不清、入馆门标识错误、摄像头线路遮挡形成盲区……每当发现漏洞时,驻场民警便开会讨论,坚决执行,确保问题不过夜、难题不拖延。一次踏查中,马宝山细心收起换下的旧铁链,将废弃装饰品拍照发给负责人,督促排除隐患。“能活动的硬物可能成为安全隐患,其他人或许会忽视,但作为警察必须保持敏感。”
自2024年2月参与亚冬会安保工作以来,马宝山已奋战整整一年,对场馆安防细节了如指掌。上百次踏查、25次演练、16次实战测试……2024年11月13日,省冰上训练中心安检体系顺利建成,圆满通过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事测试,并荣获“亚冬会场馆安保示范单位”称号。
(来源:冰城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