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保障|冰壶馆志愿者团队:一群可爱的“蓝精灵”,为赛事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来源:冰城新闻客户端编辑:王敏发布时间:2025-02-08 查看数0

本次赛事中,亚冬会冰壶馆有来自黑龙江大学的25名志愿者服务于媒体运行、转播服务、新闻宣传、权益维护、礼宾服务、颁奖礼仪6个点位,经过半年的业务培训,3天的全要素测试赛演练,他们以热情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和奉献的精神,为赛事的媒体传播和信息流通注上了温暖的注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精神,绽放出青春的光彩。

转播服务,架起赛事和观众的连心桥。转播的志愿者主要服务于各大运营转播商,他们认真学习熟悉复杂的设备操作,流程协助媒体团队,确保每一个镜头都能精准捕捉运动员的精彩瞬间,让冰壶运动的魅力跨越时空,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媒体宣传,做媒体记者的贴心朋友。他们热情接待各国记者,以真诚的微笑、细致的服务化解了沟通障碍,营造了友好、高效的工作氛围,让更多人了解冰壶运动,关注亚冬会。

权益维护,做赛事活动的坚实后盾。权益维护的2名同学每日走遍场馆的各个角落,检查标识是否合规,协助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参赛规则与保障措施,确保运动员能在无后顾之忧的环境中全力拼搏。

孙嘉咛是礼宾领域的一名志愿者,她是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的大二本科生。她始终热衷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曾参与“大广赛”“学院奖”“开学迎新生”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通过半年培训和测试,我对亚冬会的历史沿革、志愿者的多元角色有了更丰富、立体的认识。在亚冬会志愿服务中,我会不断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将在培训里学到的文化礼仪、赛事知识充分运用到每一个服务环节,以最佳状态迎接八方来客,为亚冬会的顺利举办贡献力量,彰显新时代黑大青年的蓬勃朝气。”孙嘉咛说。

刘欣竹是媒体运行领域的一名志愿者,她是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曾担任双创融合发展大会志愿者、参加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活动,并多次参与哈站引导志愿服务,以其理论素养与志愿服务热情,成为赛事精神传播的“红色纽带”。“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志愿服务正是践行这一理念的生动课堂。”她表示,通过系统学习亚冬会历史沿革与相关知识,深刻体会到了大型体育赛事背后凝聚的志愿精神。她说:“我将赓续红色基因,用青年视角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冰雪故事,在志愿服务中彰显马院学子的使命担当。以理论为指引,以实践为舞台,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思想深度与行动力量,让志愿服务成为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智慧的桥梁!”

志愿者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但他们都怀揣着对体育的热爱和对志愿服务的热情,汇聚在亚冬会冰壶赛的舞台上。他们见证着“中国自信”,凝聚起“中国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志愿篇章;用青春奉献在“亚冬窗口”贡献着自己的青年力量;用细致服务在志愿服务这堂“大思政课”上绽放黑大青年的青春风采。他们是亚冬会冰壶赛上一群可爱的“蓝精灵”,展现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赛事活动顺利运行保驾护航。

(来源:冰城新闻客户端)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