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访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高超
2月10日,哈尔滨亚冬会进入开幕后第三个比赛日,截止当天,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取得21枚金牌,已经创造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亚冬会历史最佳成绩。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高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哈尔滨亚冬会是又一次深刻的、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体育精神在亚冬会上熠熠生辉。
这是一段充满拼搏与奋进的旅程。自本届亚冬会开赛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留下一幕幕精彩瞬间。历经17年,终于收获个人首枚亚冬会金牌,“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成为越野滑雪运动员王强的鲜活写照;顶住压力,与队友们拼下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我们就是要第一,不要第二”,必胜的信念成为范可新坚持的动力。在高超看来,我国冰雪运动健儿充分展现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必胜信念。他说:“每一次夺金夺牌、每一次突破自我、每一次成长进步绝不是偶然,都是敢拼、敢打、永不言弃的必然结果。”
这是一个展现团结协作的舞台。当拥有多届冬奥会经历的齐广璞、徐梦桃站在亚冬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赛场,他们向年轻队员传授经验、年轻队员以他们为榜样。当老中青三代同时站上领奖台,一段精神传承、项目传承的生动故事就此书写。高超认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伍的不断壮大,反映出国家队团结协作、并肩作战的宝贵品质。
这是一曲唱响青春活力的赞歌。本届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170名运动员平均年龄23岁,年龄最小的16岁,亚冬会赛场掀起一场“青春风暴。”全部由“00后”组成的中国滑雪登山队包揽男子、女子短距离项目前四名;年龄最小的陈雪铮收获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银牌。“年轻选手在本届亚冬会上的精彩表现,是北京冬奥会引领我国冰雪运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高超表示,“他们心怀祖国、志存高远,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以优异的竞技成绩和卓越的精神风貌,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中国青年一代自信乐观、热情友好的阳光气质,树立起中国体育的良好形象。”
当五星红旗一次次高高飘扬,《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响彻赛场,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始终激昂。高超表示,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中国精神在体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不仅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文化力量,还能够成为全社会团结一心、踔厉奋发的力量源泉。当日,“中华体育精神颂·哈尔滨亚冬会站”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启动,奥运冠军张雨霏与冬奥冠军韩聪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舞着更多人。高超说:“我们将继续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作为重点,加强精神培育和精神传扬,为体育改革发展鼓劲提气、蓄能赋力。”
- 亚冬会·志愿蓝|检察“新兵”坚守在亚冬会权益保障一线2025-02-11
- 亚冬会·志愿蓝︱哈市群实英语教师双语服务助力亚冬会2025-02-11
- 亚冬会志愿蓝︱累计服务3万小时!冰城青年志愿者情暖冰雪大世界2025-02-11
- 亚冬会 保障丨运动员因伤离哈,哈机场工作人员精心护送顺利返程2025-02-11
-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团委开展“志愿有我 共赴亚冬”志愿服务活动2025-02-11
- 冰城新闻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