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飘扬的胸牌,迎风的青春

来源:新华社编辑:崔新燕发布时间:2025-02-13 查看数0

13日,哈尔滨亚冬会亚布力赛区最后一个比赛日,冬季两项男子接力项目结束后,记者再次碰到了志愿者郭浩宇。他正协助场地工作人员收拾设备,同时送别共同“奋战”多日的媒体记者。这一天,亚布力滑雪场气温回升,暖阳洒下,他胸前的志愿者胸牌迎风飘扬。

郭浩宇在赛场值守。受访者供图

记者最早认识这名脸上常挂灿烂笑容的小伙,是在第一个比赛日,和他一同前往他的越野滑雪场地值守点位时。那块场地地形复杂,记者跟随他先爬上一座山坡,下到一处低洼地,又爬上另一座山坡,方才抵达,抵达后已经气喘吁吁。

而这么一段路,郭浩宇每天要走五六次。“有一次没踩稳,一脚踩进了深到大腿根的雪里。由于要爬上爬下,上衣和裤子之间没塞严实,刺骨的寒冷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山坡上风大,郭浩宇的胸牌迎风飘扬旋转,打了几个结。记者想要采访他时,他赶忙将绳结解开,将证件摆正。“胸牌必须整利索,这是我们志愿者的证明。这么多参赛运动员和媒体记者老师瞅着呢,不能给我家乡、给我们中国大学生丢人。”

家住哈尔滨的郭浩宇,春节在家没待两天,就“野”出来了。父母知道他做志愿服务,倍感骄傲。“他们逢人就夸,说我家儿子在国际比赛做志愿者呢,等会在电视上就能看到他。”

说起这些夸赞,郭浩宇有点不好意思:“电视上其实几乎不可能看到我。无论是越野滑雪还是冬季两项的比赛场地,我值守的点位,都在最远端,摄像机拍不到。”他说,中国运动员率先撞线、取得金牌的时刻,他只能依稀听到欢呼声,那是在冰天雪地中站了几个小时后,最能让他感到温暖的声音。

郭浩宇(右)和其他志愿者合影。受访者供图

郭浩宇说,从做志愿者的第一天起,他就深知,能够在最热闹的现场和运动员近距离互动的同学只是少数。还有更多的志愿者在各位置、各岗位上默默付出,大家共同为赛事顺利开展而努力。“那些飘扬的胸牌,那5000多个冰天雪地中的‘蓝色’身影,就是我们迎风绽放的青春。”

这个黑龙江大学俄语专业大四的小伙,以昂扬的精神风貌、流利的外语、对地形的熟悉,赢得了赛场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的一致赞誉。当记者在媒体工作间外,向他了解收尾工作的进展时,时不时有路过的外国记者用俄语与他打招呼,向他表示感谢。

“完成亚冬会的相关工作,又有谁容易呢?我虽然天天爬上爬下,但没有负重。采访报道的记者老师和赛场工作人员常常是携带沉重的相机和各类设备行走在我走过的这段路上,他们付出的体力和精力比我更多。”在这些天的工作中,郭浩宇说自己收获很大。原本大多数时候“纸上谈兵”的俄语,这几天得到极大锻炼,之后的工作中可以更从容地与外国友人交流。

郭浩宇(右三)和其他志愿者合影。受访者供图

收尾工作结束,郭浩宇小心摘下自己的志愿者胸牌,将其放在羽绒服内侧的口袋中。“这是我参加亚冬会志愿服务最好的纪念品,它会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惧困难、努力前行。”

这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很快将奔赴职场,迎来人生新篇章。他未来的工作也少不了与俄语国家的友人打交道。“工作之后,我也会像在亚冬会上一样,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年轻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来源:新华社)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