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p1.hrbtv.net/bingcheng/static/images/upload/20250213/5eee01fb291345c5a66a26969b3ba14c_content.jpg)
哈尔滨亚冬会将近尾声,一对东北虎吉祥物“滨滨”和“妮妮”在赛场内外持续圈粉,各类周边产品销售火爆。
这是哈尔滨第二次举办亚冬会。可能很少人知道,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的吉祥物居然是一种“植物”——以大豆为原型的“豆豆”。
从“大豆”到“东北虎”,吉祥物的变迁,某种程度上也是这块黑土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折射。
![](https://img-xhpfm.xinhuaxmt.com/News/202502/XxjspcC007079_20250213_CBMFN0A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00/auto-orient,1/quality,Q_80)
亚冬会历史上唯一“植物”吉祥物
用植物作为吉祥物原型,在大型赛会上相当罕见。九届亚冬会,有八届是以动物为原型,奥运会和残奥会历史上也仅有里约残奥会的“汤姆”是以植物为原型,但也并不是某一种植物。
那么,哈尔滨举办的第三届亚冬会为什么会以大豆为原型?
![](https://img-xhpfm.xinhuaxmt.com/News/202502/XxjspcC007079_20250213_CBMFN0A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00/auto-orient,1/quality,Q_80)
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三届亚冬会开幕式上,大型艺术表演《太阳·冰雪·亚细亚》中,本届亚冬会吉祥物豆豆伴随着活泼的儿歌,在冰上欢快地滑行。新华社记者 罗更前 摄(传真照片,1996年2月5日发)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黑龙江粮食大省的地位。拥有肥沃黑土地的黑龙江,素有“中华大粮仓”美誉。202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600亿斤,连续21年实现丰产丰收,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第一大省。
大豆原产于中国,黑龙江素有“大豆之乡”美称。1995年全国大豆产量约1350万吨,其中约500万吨就来自黑龙江。
“豆豆”能脱颖而出成为亚冬会吉祥物,如今看来非常顺理成章。
东北虎成为“新选择”
2023年7月8日,泰国曼谷,时任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拉贾·兰迪尔·辛格在第42届亚奥理事会全体大会上宣布,哈尔滨获得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举办权。
仅用一年多的筹备时间,哈尔滨,这个“双亚冬之城”为全亚洲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亚冬会。
哈尔滨亚冬会吉祥物创作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陈磊说:“什么样的吉祥物既可以将黑龙江哈尔滨的恢弘历史、担当勇毅、时尚洋气与热情好客、憨厚耿直、多彩浪漫一体呈现出来,我们想到了有三百万多年进化史的东北虎,东北虎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胜利者,是东北黑龙江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
![](https://img-xhpfm.xinhuaxmt.com/News/202502/XxjspcC007079_20250213_CBMFN0A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00/auto-orient,1/quality,Q_80)
2月7日,吉祥物“滨滨”“妮妮”现身开幕式现场。当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作为东北野生动物的代表,近年来东北虎堪称社交平台的“流量明星”。在黑龙江,“路遇”东北虎的新闻时不时就会冲上热搜,有时一虎独行,有时“拖家带口”,网友们都很好奇,东北虎现在那么常见了吗?
数据说明一切。由于栖息地破坏、非法猎杀等因素,东北虎的数量曾一度急剧减少,20世纪末中国野生东北虎仅存10余只。而到了2024年底,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范围内稳定生活的野生东北虎,已达到70只左右。
1996年开放的东北虎林园,如今也成为哈尔滨旅游最热门目的地之一,到哈尔滨看东北虎,已经和到成都看熊猫一样,成为游客打卡必选项。
![](https://img-xhpfm.xinhuaxmt.com/News/202502/XxjspcC007079_20250213_CBMFN0A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00/auto-orient,1/quality,Q_80)
这是7月29日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拍摄的东北虎。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威武又可爱的百兽之王,想不当这个亚冬会“顶流”都难。
吉祥物变迁折射“龙江”时代发展之变
如今,黑龙江依然是粮食大省,是最主要的商品粮输出省份。但第二次举办亚冬会,吉祥物为何变成了东北虎?
吉祥物一般都会选取当地最具特色的事物为原型,同时深藏时代发展的底色。从植物“大豆”到动物“东北虎”,恰似黑龙江近几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
这块黑土地曾为全国人民竭尽所能、倾注所有,以至于这片“耕地中的大熊猫”出现“亚健康”状态,变薄了、变瘦了、变硬了……
黑龙江下大力气进行黑土地保护,但同时,这里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照进现实的生动写照。
2014年,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宣告停止,包括大小兴安岭在内的数万名林业工人从此由砍树人变为种树人、护林人。十年弹指一挥间,曾被过度砍伐的林区再现勃勃生机。大兴安岭集团塔河林业局瞭望员李春梅说:“从前是树木一条条,现在是林子一片片。”
林子越长越高,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1974年至1976年黑龙江省珍贵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显示,东北虎已在大兴安岭地区绝迹。2022年春节前,野生东北虎踪迹重现大兴安岭。
![](https://img-xhpfm.xinhuaxmt.com/News/202502/XxjspcC007079_20250213_CBMFN0A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00/auto-orient,1/quality,Q_80)
这是红外相机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龙江森工绥阳片区拍摄的野生东北虎(2023年4月29日摄)。新华社发(龙江森工集团绥阳林业局公司供图)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黑龙江文旅热度也在持续上升。黑龙江省文旅厅统计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全省接待游客2626.3万人次,实现游客花费33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3%、23.8%。
“冰雪经济”还带来全产业链发展,黑龙江正加速打造冰雪经济高地,为东北振兴增添新动能。据黑龙江省工信部门统计,2024年全省冰雪行业预计实现营收54.7亿元,同比增长7.9%。
在中国传统意象中,老虎往往是勇猛、力量的象征,也常常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第九届亚冬会举办于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虎虎有生气的吉祥物也将成为东北振兴的时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