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金18银14铜!中国队雪上项目创历史最佳战绩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编辑:王坤发布时间:2025-02-13 查看数0

13日15时许,随着冬季两项男子4×7.5公里接力比赛的结束,本届亚冬会亚布力雪上项目结束全部比赛。最终,中国队在32个雪上小项的比赛中,共斩获19金18银14铜,创造历史最佳战绩的同时,继北京冬奥会后再次打破中国队“冰强雪弱”的格局。

高山滑雪奖牌:零

中国队冲出亚洲任重道远

本届亚冬会高山滑雪比赛共吸引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报名,是报名最踊跃的项目之一。比赛共设男子回转和女子回转2个小项,全部奖牌均被日韩选手获得,其中日本选手摘得两枚金牌。女子回转比赛中,中国老将倪悦名以落后冠军4.29秒的成绩位列第八。在男子回转项目中,2024年全国冬季运动会男子回转冠军刘校辰在四名参赛的中国队选手中成绩最佳,位列第七名。

虽未摘得奖牌,但中国队的进步仍值得关注。自北京冬奥会后,中国队通过参加国际雪联积分赛和远东杯等赛事,逐步提升竞技水平。教练组在训练中强调“相较于安全地滑过旗门,更要尝试改进技术动作”,例如要求运动员在过旗门时主动调整姿态而非保守滑行,这种理念的转变在年轻选手中初见成效。横向对比亚洲格局,日本、韩国凭借成熟的青训体系和频繁的欧洲拉练,已形成人才梯队。日本代表队此次参赛选手中,多人拥有世界杯参赛经历;韩国则通过技术革新在男子项目中实现突破。反观中国队,虽然在训练方法上引入国际理念,但是后备力量断层问题依然突出。本届亚冬会“以赛代练”的策略有助于新人成长,但如何将短期集训转化为长期竞争力,仍是未来发展的核心课题。

王强获得越野滑雪男子个人短距离冠军

越野滑雪奖牌:5金2银3铜

多年深耕迎来历史最佳战绩

中国队在越野滑雪项目中表现惊艳,在6个小项的角逐中,中国队以5金2银3铜的成绩刷新历史最佳战绩,展现出在该项目上的统治力。值得一提的是,老将王强以“教科书级”体能分配策略摘得男子短距离金牌,终结了中国队亚冬会男子越野滑雪“零金”历史。

本届亚冬会,中国队越野滑雪的爆发,是多年深耕与改革的结果。自北京冬奥会周期起,通过跨界选材、强化国际赛事参与、优化训练体系,中国选手逐渐缩小与欧洲强队的差距。夺得男子短距离金牌的王强在赛后表示:“近年来频繁参加世界杯等高水准赛事,学习先进技术,让我们在实战中更从容。”此外,中生代选手的崛起令人瞩目——23岁的迪妮格尔、25岁的宝林等队员在接力赛中表现不错,显示出人才梯队的厚度。

然而,辉煌背后仍需清醒认知差距,这一成绩存在客观因素。例如,日本队为备战米兰冬奥会积分赛,雪上项目主力缺席,削弱了竞争强度。此外,中国队优势项目集中在传统技术类短距离赛事,长距离项目仍缺乏竞争力。以男子10公里为例,中国队无人进入前三,暴露出耐力与战术分配上的短板。国际赛场上,挪威、瑞典等强国在雪板技术、体能分配及复杂地形适应力上仍具显著优势,中国选手在高海拔、多坡道赛道的实战经验亟待补足。

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刘梦婷在比赛中

自由式滑雪奖牌:7金8银4铜

人才较多 技术处于亚洲领先地位

在亚冬自由会式滑雪赛场场上,中国军团展现出多点开花的竞技态势,在11个小项的比赛中,以7金8银4铜的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不仅实现了对传统优势项目的多次包揽,更在新生代运动员培养、复合型团队建设等方面交出亮眼答卷。

8日,李方慧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为中国代表队夺得本届亚冬会首金,这也开启了中国队在本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项目上的“夺金风暴”。在空中技巧项目中,中国队展现出深厚底蕴。从老将方面来看,徐梦桃、齐广璞等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徐梦桃身兼三项,收获2金1银,成为首位“全满贯”选手。齐广璞在混合团体赛中的高难度动作,稳定军心。从新秀表现来说,李心鹏、陈雪铮等新生代选手表现惊艳。李心鹏在个人赛与混团赛中的稳定发挥,证明其具备扛起男队大旗的潜力。

坡面障碍技巧与大跳台项目则成为新生代选手绽放的舞台。19岁的开幕式旗手刘梦婷堪称最大亮点,她在11日的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以流畅的腾挪转换征服裁判,与队友杨如意、韩林杉包揽前三,实现“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的壮举。转战大跳台,这位年轻小将更是在风雪突变的恶劣天气下,以倒滑高难度动作两跳总分175.50分锁定冠军,与韩林杉、杨如意再度包揽领奖台,成为本届亚冬会的“双冠王”。

目前,中国自由式滑雪整体实力在不断提升,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在世界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然而,在亚洲赛场的高歌猛进背后,中国自由式滑雪仍需直面国际竞争的挑战。从技术层面看,男子大跳台单项尚未突破、项目奖牌缺失,暴露出男女实力不均衡的短板。相比欧美强队,我国选手在动作原创性、极限难度储备上仍有差距。心理素质方面,年轻选手在国际大赛中的稳定性有待提升。

单板滑雪奖牌:3金4银1铜

新生代运动员成长迅速 未来可期

本届亚冬会上,中国单板滑雪队以3金4银1铜的亮眼成绩圆满交卷,展现了新生代运动员的蓬勃生机与竞技潜力。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2岁的队伍,用一次次腾跃与翻转让观众感受到冰雪运动的魅力,米兰也为冬奥周期的备战注入强心剂。

本届亚冬会单滑雪共板设面男女坡障碍技巧、大跳台、U型场地技巧六个小项,中国队多点开花。尤其是在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项目中,中国选手发挥稳定,多次包揽冠亚军,彰显了中国队在这些项目上的集体优势。年轻选手的崛起也令人欣喜,如熊诗芮、张小楠等小将,在比赛中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沉稳和精湛的技术,为中国单板滑雪队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不过,中国队也有一些遗憾,比如蔡雪桐在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预赛中位列第四,与奖牌擦肩而过。男子方面,杨文龙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表现惊艳,凭借出色的发挥,以193.25分的高分荣膺冠军,姜鑫杰获得银牌。

目前,中国单板滑雪队的整体实力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在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项目上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选手。与国际强队相比,中国队在部分项目上已经能够与之抗衡,但在U型场地技巧项目上,与日本等强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过,中国单板滑雪队近年来进步迅速,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积累经验,未来一定能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滑雪登山包揽全部奖牌:3金3银3铜

亚洲无对手 力争登上冬奥会颁奖台

中国滑雪登山队是本届亚冬会的“金牌队伍”。他们以绝对实力横扫赛场,在混合接力、男子短距离、女子短距离三个分项中包揽全部金牌,并以“金银铜牌全揽”的壮举书写了亚冬会历史新篇章。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1岁的年轻队伍,用速度与激情诠释了滑雪登山运动的魅力,也为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备战注入强劲信心。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亚冬会滑雪登山所涉及到的3个小项也被确定为2026年米兰季奥运会的新增项目。

中国队的统治级表现,源于科学训练与天赋优势的结合。队伍8名参赛选手均为“00后”,次旦玉珍、布鲁尔等主力来自西藏、新疆高海拔地区,自幼适应极端环境,心肺功能与耐寒能力突出。战术执行同样关键,混合接力预赛中,次旦玉珍/布鲁尔主动保留体力,最终在决赛中凭借后程爆发逆转日本组合。这种“以赛代练”的策略,展现了年轻选手的成熟心态与教练组的精准布局。

目前,中国滑雪登山队在亚洲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自2022年中国滑雪登山队正式成立以来,通过系统训练和国际交流,实力迅速提升。在2024年亚洲滑雪登山锦标赛上,中国队就曾包揽全部7枚金牌。虽然亚洲范围内难逢敌手,但中国滑雪登山队清醒认识到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欧洲国家长期垄断该项目,其选手在高难度技术动作、复杂地形适应及赛事经验上仍占优势。本届亚冬会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滑雪登山运动进入新阶段。作为2026年米兰冬奥会新增项目,滑雪登山融合攀登与滑降,对选手综合能力要求极高。中国队依托高海拔选材体系与年轻化阵容,正逐步构建独特竞争力。然而,欲在全球赛场突破欧洲封锁,仍需在技术精细化、心理抗压及国际赛事适应性上持续深耕。

冬季两项奖牌:1金1银3铜

“老带新”模式良好 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冬季两项赛场,中国代表队在4个小项的竞争中以1金1银3铜的成绩圆满收官,展现出该项目近年来竞技水平的稳步提升。其中,由唐佳琳、文颖、褚源蒙、孟繁棋组成的女子4×6公里接力队1以小时29分06秒3的成绩摘得金牌,这是中国冬季两项队在亚冬会历史上的重要突破。

本届亚冬会,中国队在冬季两项项目上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女子短距离比赛中,孟繁棋和唐佳琳虽然都有一枪脱靶,但仍凭借出色的滑行技术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登上领奖台,展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竞争力。女子接力比赛中,中国队四名女将配合默契,发挥稳定,成功夺冠,体现了团队的强大凝聚力和协作能力。男子接力队也不甘示弱,在强手如林的比赛中夺得铜牌,展示了中国男子冬季两项队的实力和韧性。

目前,中国冬季两项队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形成了“老带新”的良好人才培养模式,后备力量充足。随着国内冬季两项运动的推广和发展,参与人数不断增加,整体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不过,与国际强队相比,中国队仍存在一定差距。在滑行技术上,国际强队的选手在速度、耐力和滑行技巧的细节处理上更为出色。射击环节方面,中国队选手的稳定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在高压环境下的射击精准度有待加强。

中国雪上项目总结

目前,中国雪上项目整体实力在亚洲已处于领先地位,部分项目如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滑雪登山等达到世界顶尖水准。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形成了良好的“老带新”模式,年轻选手成长迅速。不过,与国际强队相比,中国队在一些项目上仍有差距。

哈尔滨亚冬会的雪上捷报,是中国冰雪运动搭乘“冬奥红利”高速发展的缩影。从徐梦桃等老将的坚守,到刘梦婷、布鲁尔等新星的闪耀,中国雪上军团正以梯队化、科学化的训练体系与国际接轨。面对米兰冬奥会,如何在积分赛中应对欧美强敌、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将决定中国雪上项目能否从“亚洲领先”迈向“世界一流”。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