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有哪些积极探索?人民日报记者探访

来源:人民日报编辑:杨焯兰发布时间:2025-02-16 查看数0

改造后的凌空街道六小区。刘苏扬摄(人民视觉)

冰雪欢腾体育装备科技(哈尔滨)有限公司内,工人为滑雪板底面边刃涂胶加固。秦文豹摄(人民视觉)

靳立强(后排右)带领科研团队讨论技术细节。本报记者 门杰伟摄

春节前后,短短一个月内,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辽宁、黑龙江、吉林。

在辽宁,强调“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一切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在黑龙江,指出“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在吉林,要求“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

日前,记者分赴三地,探访广大干部群众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中的积极探索、取得的进展成效。

——编  者

老小区改造后的新面貌

本报记者  刘佳华

走在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凌空街道六小区,几十栋楼宇的外墙红色打底、浅黄点缀;新划的停车位标线清晰……楼前,孩子们堆的雪人伸展着“手臂”,似在与行人打招呼。

屋外天寒地冻,屋里暖意融融。六小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健康工作室”里,医生为居民廖素珍测量血压心率,叮嘱她保健事项。自从有了“健康工作室”,64岁的廖素珍常来问诊检查:“不用出小区就能做检查,医生还给我建了健康档案。”

“做完理疗了?”检查完,廖素珍出门,碰到了从隔壁康复理疗室出来的居民宋凤兰。

“来按按肩膀。一次9块9毛钱,手法挺好。”宋凤兰说。

家门口就能检查问诊、康复理疗,这得益于去年完成的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引入了不少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的服务更加周到。

“宋姨、廖姨,降温了,家里冷不?”社区党委书记王羽兰走上前询问。

“温度比以前高,家里很暖和!”宋凤兰说。

“外墙保温做得扎实,地下供暖管线也改造了。”廖素珍是小区改造时的“人民监督员”,施工时,她盯得认真,还拿尺子量过保温层厚度。

六小区改造自2024年1月开始,到10月全面完成:屋面做防水,外墙维修粉刷,楼梯间刷大白,更换单元门窗,修缮台阶坡道;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都配上……旧貌换新颜,社区更加便民、利民。

适老化改造,社区也下了功夫:广场上增添休闲廊架、室外座椅,还配了环形扶手,方便老人久坐后起身;修建无障碍坡道,为坐轮椅的居民提供方便……

“硬件设施好了,文化活动也不少。”70岁的小区艺术团团长邓福敏说。来到小区活动中心,乐声悠扬,十几名乐团成员沉浸在演奏中。

廖素珍没急着回家,上了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幸福教育课堂里,她的外孙正在拼积木,他说:“这里很好玩!”

“我们从‘硬设施’和‘软服务’两个方面持续努力,既照顾好‘一老’,又陪伴好‘一小’。”王羽兰说。

据了解,2019年以来,辽宁全省改造6146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262.6万户。2024年,辽宁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回头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975个。

藏在滑雪板里的新动能

本报记者  祝大伟

眼下的黑龙江哈尔滨,“冰雪热”激发澎湃活力。

见到冰雪欢腾体育装备科技(哈尔滨)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照会时,他刚从滑雪场提供装备保障服务回来。没顾上寒暄,胡照会拉着记者就往生产线走:“快来看看,我们给亚冬会提供的雪板是怎么造出来的。”

映入眼帘的是滑雪双板的材料台,黑亮的碳纤维、纯白的玻璃纤维等材料薄如纸片,被裁剪成雪板的模样。

拿起一条碳纤维材料,只见碳纤维横竖有序编织,如一块纹理清晰的布料。再仔细看,同样的碳纤维材料,或斜纹,或竖纹。胡照会说,得益于复合材料力学的创新,企业掌握了以不同编织技术呈现不同特性的技术,实现雪板的轻便、韧性强、操控性好等性能。

下一个制作流程,是在雪板底一层层铺设、布局、粘贴材料。材料的堆叠布局不同,雪板呈现的性能不同。

工人正用特制的树脂胶涂抹均匀,将碳纤维层、高弹纤维层、科技芯材等堆叠固定。不到14毫米厚的滑雪板,堆叠了10余层材料。这些新材料的应用,使其比同类产品重量减少20%。

接下来,工人将板材放入上百斤的金属模具中压制成型。双板压制对模具的精度要求很高,企业将模具加工精度控制在零点几毫米。高温固化炉定型,激光切割机成型,随后打磨测试……3个多小时后,一套滑雪板初具雏形。

“看似微不足道的减重、数据化的精细设计,能带来更加畅快的滑雪体验。”胡照会说,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团队合作,将航空航天新材料与技术融入滑雪器材制造,做好技术转化,提高产品竞争力。本届亚冬会上,公司的双板和碳纤维滑雪头盔等两款装备被采用,技术官员、滑雪医生等携带国产滑雪装备频频登场。

近年来,黑龙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连续设立冰雪经济专项。仅哈尔滨工业大学,就有40余个科研团队参与冰雪产业相关的科研工作,近100项技术得到应用。近两年,黑龙江有7个重点冰雪装备产业项目陆续落地建设。

“黑龙江有悠久的冰雪文化,有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实力。企业也要加把劲,依靠创新加速产品升级。”对未来发展,胡照会信心满满。

高校创业团队的新突破

本报记者  门杰伟

室外积雪未消,在吉林省长春市麦迪克智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技术攻关讨论会热火朝天。

“目前进度咋样?”汽车起重机吊起的一台样车旁,公司负责人、吉林大学教授靳立强问团队成员。

“极寒环境下,遇到道路上未彻底清雪的对开路面,自动驾驶的稳定性还需优化。”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帅答道。

“路面和雪面的附着系数不同,可以有针对性地继续调整软件代码。”公司智行控制部部长武苑硕提议,“硬件层面上也要同步改良。”

…………

“我们是从高校走出来的创业团队。公司里既有我带的研究生,也有招聘的全职员工。”靳立强介绍,公司的自动轮智行底盘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汽车自动驾驶等功能,还具有降低造车成本的潜力。

企业顺利从高校“孵化”,得益于长春市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023年,长春市专门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致力于打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堵点。

“样车调试好了,可以进行试验!”屋外,技术团队成员坐进样车,轻触按钮,车轮整个打成横向。转动方向盘,轻踩油门,样车“钻”进停车位中。

“这是我们自动轮智行底盘技术的另一功能,可以实现车辆横行、原地旋转。目前我们在光伏清扫、智能农机等领域批量交付智行底盘产品,已形成1000台订单。”靳立强说。

好政策带动企业孵化成长。“长春市给予企业种子基金首笔投资500万元以及提供项目办公厂房、运营补贴等多种政策支持,主动对接联系各类车企资源,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有了信心。”靳立强说,来自高校的支持也是及时雨,“吉林大学制定了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实施细则,鼓励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这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

据介绍,2024年,吉林省转化科技成果360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41亿元。

样车嗡鸣,测试顺利。“差不多了,大家收拾设备回屋吧!”阳光下,靳立强招呼着科研团队成员,“咱们接着讨论一下车辆高速行驶状态下紧急自动换道的技术实现方法……”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