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亚冬效应 推动冰雪经济再上新台阶 关于提振消费激发冰雪经济市场活力的对话
第七届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
松花江上的冰雪娱乐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
□文/摄 本报记者 曲静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自上个冬季开始,“尔滨”火爆出圈,黑龙江冰雪旅游成为现象级“顶流”。本届亚冬会为“冰雪热”再添一把火,助推龙江冰雪消费核心圈“扩圈”。
如何用好亚冬会热度,打造龙江冰雪IP,让持续释放的冰雪产业红利为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构建新优势、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推动冰雪经济再上新台阶?在亚冬会闭幕之际,记者采访了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一级巡视员沙育超。
沙育超表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和旅游度假胜地、冰雪经济高地。在多重政策引导和支持下,进一步找准冰雪消费风向、丰富冰雪消费产品、优化冰雪消费环境、健全冰雪标准体系,必能带动就业、促进消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时隔29年,哈尔滨与亚冬会再度“牵手”。黑龙江如何借势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热度,锚定冰雪特色发展之路不动摇,提振消费激发冰雪经济市场活力?沙育超这样建议——
提高人群参与热情
厚植冰雪经济消费人群基础和冰雪运动人群培养,建设和完善群众冰雪运动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公共冰雪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吸引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继续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的主导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将冰雪运动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培养一大批冰雪运动爱好者。出台专项政策,对于在冰雪运动传播、冰雪技艺传承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团体给予表彰奖励,让更多人关注冰雪运动,积极参与和推广冰雪运动。
充分打造消费场景
加强各类冰雪运动赛事活动供给,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市(地)申办、举办国际冰雪赛事,持续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和冰雪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围绕冰雪赛事,设计和发布冰雪赛事旅游线路,推出个性化的定制冰雪赛事和冰雪旅游融合性产品,丰富游客游玩体验,推动冰雪旅游由一季红火变为全年持续、由一地兴隆向全域拓展,同时健全服务保障体制机制,维护消费者权益,让游客敢消费、愿消费。
促进消费模式转换
推动冰雪经济由单纯的观赏型简单消费向深度的体验式、沉浸式、社交式消费转换,实现单项产业变为全链发展。深挖资源禀赋,注重差异化的冬游体验,从游客视角规划冰雪产品,拓展冬日露营、冰雪垂钓、创意雪屋等新业态。将龙江冰雪、工业、科技、民俗等特色资源与冰雪资源结合,开展冰雪季研学旅游系列主题活动。坚持精准营销、创意传播,通过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冰雪经济全面扩容,实现从冰雪旅游向多业态冰雪经济延伸拓展,助力提振消费。
借亚冬会热度吸流引流
因地制宜创新“冰雪+”新业态模式,宣传龙江冰雪与东北文化、乡村民俗融合的“人文”特性,打造“一县一品”特色冰雪品牌,讲好亚冬会故事和龙江体育故事,吸引更多冰雪爱好者走进龙江各地,带动区域经济繁荣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消费市场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不断推动冰雪产业链条集群式发展。积极推动建立产业联盟,鼓励企业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建设冰雪产业智能管理系统及大数据应用,缩小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在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创新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升我省冰雪经济“数智化”水平,让亚冬会持续释放的冰雪产业红利为龙江高质量发展打造消费新引擎。
推动“文旅+百业”融合发展
从系统规划、资源统筹、政策保障等方面,因地制宜厘清融合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将冰雪文化注入核心动能,让文旅产品“登台唱戏”。建立各部门之间有效的协调机制,共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统筹新的融合业态监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创造多样化、品质化且有文化味、科技范、烟火气、年轻态、时尚感的融合新品,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激发消费新动能。
- 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25-02-17
- 本周哈市多间歇性阵雪 降雪量不大 气温维持较低 17日阵风较大2025-02-17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25-02-17
- 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25-02-17
- 亚冬 零距离:谋新局谱新篇 将亚冬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2025-02-17
- 冰城新闻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