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丨人大代表白云建议:道台府闲置已久,应尽早修缮开放

来源:龙头新闻·生活报编辑:杨焯兰发布时间:2025-02-21 查看数0

人大代表白云:建议市政府将道台府的修缮工作列为重点文化保护项目,成立专项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详细的时间表,确保修缮工程高效推进。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确保修缮资金充足。在修缮完成后,建议市政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如媒体、社交平台、旅游推介会等)向国内外游客推介道台府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其打造为哈尔滨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道台府作为哈尔滨的历史文化地标,应该尽早修缮、恢复开放。”近年来,哈市旅游业持续升温,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哈尔滨历史文化重要标志之一的道台府(哈尔滨关道衙门旧址)不仅是城市历史文脉的见证,更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宝贵财富。然而,道台府自2017年闭园以来,因建筑安全隐患和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至今未能重新开放,严重影响了其文化价值的发挥和旅游资源的利用。在今年的哈市“两会”上,人大代表白云提出建议,应该尽快修缮道台府,让中外游客及本地市民去了解哈尔滨的文化底蕴。

记者踏访:道台府多年未对外开放

1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道外区的哈尔滨关道衙门旧址,走访中发现,旧址的入口处大门紧锁,门上挂着一个蓝色的牌子,上面写着:闭园维修,敬请谅解。透过门缝记者向道台府院内望去,院子里面的积雪无人清理,建筑的漆面已斑驳不堪。在附近散步的孙先生家住道外北十九道街,每天到道台府门前的空地遛弯。他告诉记者,道台府2017年关闭至今一直没有对外开放,2005年修缮完工投用到关闭之前,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此参观。“政府投资了这么多钱,一直不对外开放有点可惜。”孙先生说。

记者在道台府的文物保护牌匾上看到,哈尔滨关道衙门旧址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道台府园区内共有20座建筑,其中6栋为省级文保建筑,14栋为非文保建筑,11栋建筑被鉴定为D级危房,其中包括6栋文物建筑和5栋非文物建筑。

道外文旅: 缺少维修资金 修缮搁置

针对道台府闭园已久一事,当日,记者致电道外区文旅局局长刘伟。刘伟表示,道台府园区内共有房屋建筑20座,总建筑面积2489平方米。因受气候(冬季气温低)、地理位置(临近松花江)、地基冻涨沉降等影响,哈尔滨关道衙门旧址保护范围内建筑保存现状较差,2017年6月哈尔滨关道因建筑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园区基础设施陈旧等原因闭园等待修缮。“何时能够修缮呢?”对于记者的提问,刘伟表示,因为缺少资金,修缮项目一直处于搁置状态,目前,道外区正在协调各方面资源,筹措资金进行修缮,目前,资金筹措一事正在积极努力中。

人大代表:建议修缮、开放道台府 为哈市文旅添活力

针对道台府关闭至今一事,人大代表白云在今年的哈市“两会”上提出建议,建议市政府将道台府的修缮工作列为重点文化保护项目,成立专项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详细的时间表,确保修缮工程高效推进。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确保修缮资金充足。在修缮过程中,应注重文物建筑的原真性和历史风貌的保护,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建议引入专业团队进行科学规划,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园区的抗风险能力(如防冻、防潮等),确保建筑的长期保存。在修缮文物的同时,建议同步提升园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导览系统、安防设施等,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参观体验。同时,结合周边旅游资源,打造以道台府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线路,提升整体吸引力。在修缮完成后,建议市政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如媒体、社交平台、旅游推介会等)向国内外游客推介道台府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其打造为哈尔滨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建议在道台府开放后,建立长效的管理和维护机制,定期对建筑进行监测和维护,确保其长期安全运营。同时,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引入专业团队进行管理,提升园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白云表示,道台府的修缮与开放,不仅是对哈尔滨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快推进相关工作,让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早日焕发新生,为哈尔滨的文旅事业增添新的活力。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