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同与专业绘就赛事底色……他们为亚冬会开闭幕式筑牢全方位“保障墙”
自本届亚冬会开闭幕式场馆化运行办公室成立后,服务保障组紧扣“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遵循“高标准、精细化、零差错”的工作原则,在物资统筹、餐饮保障等多个重点领域发力,构建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为亚冬会开闭幕式的完美呈现筑牢根基。
协同机制助力,取得总体显著成效
服务保障组构建“统筹协调、分级响应、动态优化”协同机制,下设联络组、物资组等6个职能小组。借助“日调度、周复盘、月总结”制度,及时处理问题。
据了解,本届亚冬会期间,他们累计调配办公家具1.1万件,保障餐饮供应超10万人次,顺利完成10场次、5万人次各客户群观众的“补给包”发放及饮水点补给保障,实现服务响应率100%,安全事故零发生。
付佳在服务保障组主要负责“旗帜管理”与“志愿者管理”两项工作。付佳每天来到场馆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志愿者把要上场的70多面旗帜熨烫平整,确保旗阵70面旗帜的干净整洁。
△付佳(左一)发放补给包。
付佳还有一个惊人的技能,能精准地说出每个区域的座位数,因为她带领着79名志愿者为现场的8000多个座位精准地投放了置物箱,每一次彩排前还要根据不同观众的特点发放不同类型的补给包,从第一次带观众彩排到最后的闭幕式,她与志愿者前后装发补给包4.5万个。
物资统筹调配:科学高效,全程管控
服务保障组采用“需求清单 + 资源调配”动态管理模式,制定物资配置标准,匹配各类需求并建立管理台账,实现物资全程记录跟踪。累计从50余家单位调配1.1万件必备物资,提前完成A馆物资布设,“一办九组”物资到位率提前达标。设立应急调配小组,赛时物资保障率达100%,还制定赛后物资撤离计划并妥善完成相关工作。
董颖晶是服务保障组的联络员,从8月底起入驻从零起步的开闭幕式场馆化运行办公室,作为首批“开拓者”,起草并逐字完善各类运行方案、运行计划、服务计划等文件汇报材料百余份,创设“节点表+路线图+责任单”三同步工作机制,各业务领域协作效率大幅提升。
董颖晶是24小时在线的联络枢纽,“联络员是小广播,更是螺丝钉!”日均50余通电话、60余条信息流转练就了她“一心多用”的绝活,紧急会上为保证全要素彩排零误差的完美呈现,连夜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要素彩排前一天制证申领工作突发问题,她冲锋在前,协调解决问题确保出入顺畅。
△董颖晶在彩排现场。
董颖晶凭借着超长待机的专注、精益求精的沟通、使命必达的决心,将场馆功能用房分配、物资调配、餐饮保障、保洁运维、气象服务等6个模块编织成精密运转的保障网络,数万次平凡却坚定的“收到”“马上落实”是她向亚冬盛会交出的热血答卷。
餐饮及补给保障:精细管理,品质至上
服务保障组的工作人员每日统计用餐需求,与供餐商“订单式”对接,动态调整供餐方案。全流程把控餐饮品质,建立“服务评价、整改闭环”机制,优化多项问题。针对大量餐包需求,提前制定发放计划,场馆内合理布设饮水点并专人值守,获得高度认可。
冯靖哲、郑猛是服务保障组的工作人员,肩负着餐饮招标、乳制品发放等一系列任务。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却是整个亚冬会顺利运行的基石。餐饮组的同志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正是这种团队精神,让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
场馆保洁运维保障:标准作业,严格管理
制定《场馆清洁分级标准》:推行“三班倒 + 网格管理”模式,划分责任区,重点区域“双岗制”。开展深度清洁行动:建立防疫消杀联合机制。通过“巡查、整改、反馈”闭环机制,结合人流数据优化作业路线,整改率达100%,清洁工作获广泛好评。
清晨六点,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场馆通道内,手电筒的光束刺破黑暗。于宗涛弯腰捡起通道中的一枚亮片,运动手环的步数悄然跳过20000步。身为服务保障组的于宗涛,他在开闭幕式期间日均行走两万余步的轨迹,丈量着开闭幕式背后最朴素的坚守。
△于宗涛给大家传授保洁经验。
他的保洁标准以“微米”为刻度。贵宾区内饰物需达到“三无”标准——无指纹、无水渍、无浮尘。他要求对光面物品使用的“三布擦拭法”交替使用湿毛巾、干毛巾、麂皮毛巾对物品进行擦拭,按照以上次序擦拭,便可达到“三无”标准。开幕式全要素彩排共进行3次。其间,于宗涛化身“动态保洁灯塔”,他的身影出现在场馆内的每个角落,手持两枚对讲机,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开展整改,因为他认为保洁不是打扫,而是守护演出完整性。
商业生态打造:创新贴心,维护品牌
通过调研和借鉴往届经验,融入地域文化等元素设计制作观众补给包,组织志愿者高效发放,提升观众体验,使其成为传播亚冬会文化的载体。同时,开展赞助企业品牌保护培训,规范标识使用,清理非赞助商广告标识,维护赛事品牌价值。
证件制作是确保赛事顺利运转的关键一环。来自松北区委宣传部的白竹,正是这场冰雪盛会背后默默付出的众多办证专员之一。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白竹经手了近4000人次的证件制发工作。信息录入、人员核查、证件发放,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她的专注与坚守。连续昼夜加班,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节奏终于让她的身体发出了警报。
气象与旗帜管理:科技支撑,精准服务
建立气象“分钟级预警系统”,布设检测机器人,提前发布场馆实时天气预报,预报准确率达100%。制定旗帜管理标准规范,建立数据台账,组织专项培训,实现旗帜管理“零失误”。
市气象台副台长周传瑞作为开幕式场馆运行气象保障的现场服务主管,自加入团队以来,每天他都早早来到场馆,细心研读最新天气图表,重点研判每日以及开幕式当天的天气状况。
△服务保障组工作人员在气象应急指挥车内会商闭幕式专项天气预报。
他犹如忠诚可靠的守望者,及时且精确地向开幕式运行团队传递着气象信息,为各个部门提前部署、科学决策、合理安排调度提供了坚实的气象支撑。
李啸轩负责ABC场馆除红区以外区域的保洁巡查、观众补给包发放的核查工作,他每天要走2万多步,巡视场馆的每一个角落,也是组里年龄最大的成员。
周鸿泽统筹负责物资管理,是服务保障组的“大管家”。他负责为各组工作人员提供家具白电等办公要件,有效保障了开闭幕式专班顺利运行。为保障各组对讲机使用需求,他自学了调频操作软件,及时为大家调整对讲机联络信道,用持之以恒的默默付出为开闭幕式的胜利召开保驾护航。
记者手记
在本届亚冬会开闭幕式的精彩背后,服务保障组犹如坚实的后盾,以协同共进的智慧、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各个关键领域深耕细作。他们的每一项工作成果,都是对“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的生动诠释,每一次的努力付出,都汇聚成推动赛事顺利进行的强大力量。
他们不仅为亚冬会的成功举办立下汗马功劳,更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专业精神与奉献情怀,为未来大型赛事的服务保障工作树立了优秀典范。
王莉莉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大维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 “隐形卫士”督办专班:为亚冬会开闭幕式铸就坚实后盾2025-02-23
- 亚冬会开闭幕式圆满成功,揭秘仪式演出组的幕后故事2025-02-23
- 哈尔滨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2025-02-23
- 奋进的春天|传统产业竞逐新赛道2025-02-23
-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让北国冰雪释放新“热”力2025-02-23
- 冰城新闻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