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 委员支招优化中小学配餐管理: 建评估监测制度 取消配餐建食堂
来源:龙头新闻·生活报编辑:王坤发布时间:2025-02-24
查看数0
目前,哈市城区中小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禁止学生午间外出用餐,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在学校订餐。然而,中小学配餐服务在膳食营养和规范化管理方面,却存在不足。在哈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学生午餐成为委员关注的焦点,纷纷支招优化中小学校配餐管理,让学生吃上可口午餐。
农工党哈尔滨市委会在提案中提出,学生午餐存在搭配问题,部分配餐企业提供的餐量过少,难以满足学生的正常食量,配餐菜多肉少,且多为鸡肉、鸭肉,更没有水果、奶制品等搭配。多数学校没有配备专业营养师,无法根据学生实际年龄、身体状况、特殊情况等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同时,存在口味不佳问题。部分家长和学生反映,配餐质量不高、餐食不可口、味道差,烹饪方式单一。而目前在对学校配餐情况调查表中,有蔬菜新鲜度、饭菜量等问题调研,唯独缺少学生对菜品口味反馈的调查选项。
政协委员王蕴书也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一些学生餐配餐公司管理堪忧,学生时常在饭菜中吃出头发、钢丝等。而且因为承担的送餐学校太多,配餐公司大量的盒饭早早装盒,特别是冬天,中午吃饭时饭多数是凉的,饭菜不好吃、放置时间长,学生吃不了几口多数都扔掉了。
对此,农工党哈尔滨市委会提出,重视对学校午餐的监测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优化;对配餐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抽查,从源头抓起,包括食材采购、储存、食品质量安全、价格监控、营养配餐监管制度落实等方面,对营养餐制作、留样,食材的进货票据、营养膳食合理配置等制作发放全过程进行详细检查;严格运输、加工、派送、储藏等各程序,降低和消除在营养餐落实过程中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和风险,确保中小学生餐桌食品安全。而且不仅仅是开学第一次的招标环节,应建立长期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和考察的制度,通过征集学生、家长、学校等各方意见建议,及时提出营养餐管理补充规定。此外,建议进一步探索建立学生营养状况监测与供餐企业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设立红黑榜,对于家长和学生满意度较高的供餐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奖励,对于评价低的供餐企业给予惩治,以提高优质企业参与学校供餐的积极性。应建立投诉平台,对于每学期中标的配餐公司,一旦有广大家长学生反映问题且持续不纠正的情况,应立即给予清退,撤销其服务配餐资格,列入黑名单。
“哈市有很多高中学校食堂办得很好,方法和经验是可以借鉴的。”政协委员王蕴书则表示,配餐公司的食品卫生不能保证,就应该“取消公司配餐,建立学校食堂”。食材安全是保证健康的关键,学校只要派专人负责,专门把关,责任到人,相信学校的老师是一定能对学生负责的。配备营养师,搭配每日用餐,为学生送餐,就在校园,可采用盒饭装,也可以到食堂打饭,这样既能吃到热的饭菜,又避免了浪费。学校如果不具备办食堂的条件,可以在方圆两公里之内寻找具备条件的学校,委托其送餐,距离不远,饭菜也不会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