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稳有序又文明 这个清明特“清明”丨哈市清明小长假首日8.6万人出行祭扫
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拂袖清明祭。清明小长假首日,哈尔滨市民通过更清朗、更新颖、更文明、更时尚的方式祭奠逝者、悼念故人。今天(4月4日),记者从哈尔滨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了解到,清明节我市市属各殡仪馆和公墓共接待清明祭扫群众8.6万人次,车辆2.7万多台次,与2024年清明节相比,祭扫市民同比增加两倍多。
据统计,从3月22日至4月4日,整个清明节祭扫期间,市属各殡仪场馆共接待祭扫市民64万多人次、车辆20.5万台次,较2024年同期祭扫市民增长1.5倍,车辆增加1.3倍。祭扫集中接待期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今年清明祭扫集中接待期高峰主要集中在3月29日、3月30日、3月31日、4月1日、4月2日、4月3日和4月4日清明节当日。清明节当天祭扫人数较往年虽有大幅增长,但祭扫秩序也十分井然,错时错峰的举措和节俭祭祀、文明祭祀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据了解,今年清明节前,相关部门经过认真研判,提前科学细化了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创新多样化祭扫举措,多部门联动保障清明节平安,保障市民安全有序祭扫。同时,今年我市清明祭扫集中接待期是16天,虽比2024年同期减少6天,且祭扫总人数明显增多,但因提前分流效果良好,总体祭扫秩序十分平稳。4日是清明节当天祭扫市民较上周末最高峰日有所减少,总量也没有超过10万人次,使当日祭扫工作压力有所缓解。
随着文明祭扫理念渐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鲜花、卡片、音乐、黄丝带、传心印、风铃、祈福牌等文明方式祭扫成为主流,水溶祭、风车祭等新型祭祀方式也逐渐被市民接受,尤其是皇山公墓推出的人体感应花“思念花开”主题祭扫形式和“思念之路”地面涂鸦艺术成为今年文明祭扫的最新鲜元素。数据显示,市属殡仪馆和公墓共为祭扫市民设置祭悼桌1200多个,祭扫市民约有近10万人次采用祭扫场馆免费提供的黄丝带、音乐、祭思卡、传心印等形式寄托哀思。市属各殡葬场馆馆区、寄存楼大厅和墓区内随处可见鲜花,或几枝,或一束,或花篮,实现了文明祭祀的全覆盖,整个清明节期间祭扫秩序井然,祭扫环境明亮清新,呈现出清洁明净景象,市民文明祭扫意识十分浓厚。
- 增开临客列车 安排夜间高铁 “尔滨”清明假期继续宠客2025-04-05
- 抗联英烈后代话传承 | 赵尚志侄女赵战利回忆叔叔赵尚志,他是人2025-04-05
- 中俄青少年冰球城市邀请赛火热开赛2025-04-05
- 中俄青少年游泳交流赛在哈举行2025-04-05
- 防患于未“燃”,龙江森工筑牢清明"防火墙"2025-04-05
- 冰城新闻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