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沿着总书记足迹 牢记总书记嘱托丨袁胜海:让这台插秧机作见证!
殷切嘱托:
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合作社。习近平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合作社进一步办好。习近平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要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袁胜海(左二)查看水稻长势。李翔宇 王升宇摄
□张黎黎 纪世强 本报记者 刘大泳
金秋九月,稻谷飘香。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袁胜海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现代化的种植方式在这里广泛应用,今年的水稻长势喜人,而这“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发展模式,全都得益于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
一台插秧机激发奋进力量
合作社门前展示栏的一张照片上,一台插秧机格外引人注目。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踏上的就是这台插秧机,他当时手握方向盘,察看仪表盘,亲切地询问技术人员机械的工作原理、购买价格、插秧效果等。”时隔6年,袁胜海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合作社的情景历历在目。
袁胜海领着记者走进水稻园区,指着其中一块稻田地说:“6年前总书记曾经在这片水田体验了操作插秧机。与那时相比,现在的插秧机已经安装了先进的北斗导航定位终端以及直线辅助系统,可以做到精准插秧,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插秧作业效率和质量。”
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坐过的插秧机被永久珍藏,袁胜海每天来到合作社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插秧机旁,一边擦拭一边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对标。
6年来,合作社积极与省市及农垦的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在第四积温带的抚远,生产出了第二三积温带的优质稻米,并成功创建了“玖成稻米”“玖成香米”等品牌。
6年来,合作社通过实施社会化代耕服务、组团购买农资、提供集中育苗、售粮等服务方式,为农民节本增收300万元以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6年来,合作社通过采取“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促进三产融合,实现由单一水稻种植到“科技+仓储+服务+特色+加工+品牌”的大型合作联社的华丽蜕变。
大马力农机具成为生产主流
“再有一个月左右就要秋收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在合作社后院,社员们满面笑容地检修着大型农机具,为秋收做好最后的准备。
袁胜海指着其中一台大马力机车说道:“过去种地都是‘四轮子’,灭虫是药壶,收割是镰刀。现在全是‘大马力’,灭虫用飞机航化作业,收割更是全部由大机械代劳。以前半年的活,现在十来天就干完了,购置农机还有国家补贴,随着合作社作业面积的扩大,现在90多套大马力机械设备不够用了,明年还得继续买。”
6年来,玖成合作社不只农机具多了,社员也由38户82人发展到124户336人。2021年,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2.7万亩,拥有优质良田3.43万亩,其中核心种植区面积1000亩,年产优质原粮1.7万余吨,年加工销售优质大米2000吨,年度实现收入3500万元,合作社人均纯收入超过2.35万元。
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说到合作社6年最大的变化,袁胜海领我们来到办公楼,打开了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他随意点开一块监控的稻田地,气象、虫情、土壤数据及视频图像一目了然。
“结合卫星遥感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精准施肥,有效预防病虫害。还可以对种植户开展远程诊断和具体指导,让种植户的难题获得更快的处理,进行生产数据追溯,确保生产粮食的安全性,实现‘耕、种、管、收’全流程数字化监管。”袁胜海说。
合作社一年一个新面貌、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一个新跨越。科技让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在的农业生产已经从过去的看天吃饭变成了如今的知天而作。
“6年来,总书记的鼓励让我们对合作社的发展信心倍增,我们会一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将合作社做大做强。未来合作社将利用卫星遥感+地面物联网的‘天地’协同数据感知模式,打造‘一张图’式的多维可视化农业数据分析与研判系统,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把合作社建成现代农业的代表和典型。”袁胜海骄傲地说。
编辑:王戈
- 微视频|绿意流彩2023-02-02
- 学习语 | 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2023-02-02
- 联播+丨习近平跨越山海的信札2023-02-02
- 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2023-02-02
- 看图学习丨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2023-02-02
- 冰城新闻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