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太阳岛企业家年会】低空经济“元年”,哈埠抢滩登陆新“蓝海”

来源:冰城 +客户端编辑:王坤发布时间:2024-08-24 查看数0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在3000米以下空域内,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正在成为“新赛道”。

在23日举行的2024年太阳岛企业家年会“低空经济领航者论坛”上,与会嘉宾在报告、演讲、对话环节,就低空经济发展现状、前景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交流。作为论坛“东道主”的哈尔滨市正抓紧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抢滩登陆新“蓝海”。

新“蓝海”,到2035年预计市场规模达3.5万亿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创立10年的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研发制造企业,为低空经济“元年”的到来激动不已。该公司副总裁贺天星分享了这样的数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为5000亿,预计2025年达1.5万亿,2035年达3.5万亿,“国外机构预测,中国将占世界低空经济市场五成以上体量。”

低空经济成为新“蓝海”,离不开中国领先的包括无人机在内的飞行器制造行业的崛起。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原副局长何鸣寒说,低空经济从航空行业中发展出来,且赶超之势迅猛——今年上半年,我国无人机增长量为每月10万架,而航空行业飞机不足8000架。绝对数量的积累将引发质变,大量的劳动工具势必将使低空经济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赛道”。

除了劳动工具的转变,低空经济的劳动者、劳动对象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将是一次产业的深度转移。”何鸣寒说,“在需求牵引和供给牵引的双重驱动下,低空经济将激发市场形成辐射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哈尔滨市低空经济潜在应用场景多,是新业态成长的沃土。哈尔滨大城市、大农业、大湿地、大森林的特征明显。在智慧农业、城市交通、文化旅游、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电力巡检等领域,低空经济应用需求空间巨大。

航空产业体系完备,哈埠“抢跑”新赛道

哈尔滨正“抢跑”低空经济新赛道。

作为国家重要的航空制造基地、全国首批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哈尔滨在无人机制造、通用航空服务、文化旅游、农林植保等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同时,拥有航空工业哈飞、航发东安等航空制造企业,具备年产固定翼飞机、直升机100余架的生产能力,并引进了低空经济制造应用领军企业,哈市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平房区和木兰县,早已在低空“赛道”展开布局。平房区副区长余定志在推介中说,平房区已开展农林植保、应急救援、货运物流、特色文旅等领域低空经济试验研究。作为全国具有完备航空产业体系的地区之一,平房区正围绕低空运营、飞行控制、低空智能算法、检测维修等全产业链生态产品供给,打造“大供给”“微场景”“广协同”的特色产业生态区。

木兰县正筹划发挥在建的通用机场战略作用,探索低空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木兰县委副书记、县长邹永刚介绍说,木兰县低空经济创新产业园已完成初步规划,将重点打造“低空+智慧物流”“低空+应急救援”“低空+乡村振兴”“低空+智慧巡检”“低空+公共服务”5大应用场景,力争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打好基础拥抱市场,哈市瞄准解决行业“痛点”

在论坛现场,与会嘉宾在畅谈低空经济美好未来的同时,也关心着行业发展的“痛点”。其中,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是多位嘉宾共同关注的行业发展“瓶颈”。

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臧宝运,就将基础设施列为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四要素之一,其他三个要素分别为空中交通管理、法规与标准、公众接受度,“与其他要素相比,基础设施建设更考验城市对布局‘新赛道’的决心。”

基础设施,主要指的是以起降场地为代表的硬件保障设施,“没有合理且广泛的起降场地布局,诸如空中的士、低空文旅等载人低空经济项目发展会受到极大限制。”臧宝运说,而立体交通,是多位与会嘉宾认可的低空经济首先将要实现的应用场景,如果不能顺利实现,将会影响低空经济在城市形成更为广泛的应用市场。

面对行业发展的“痛点”,在具备一定硬件储备的基础上,哈市还将继续提升支撑能力。木兰县将重点布局覆盖乡镇的低空飞行器起降点,在满足物流配送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航空飞行营地形式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旅游”,计划开展低空运动体验、低空观光旅游、航空研学等服务。

据悉,目前哈市已经具备中国飞龙平房机场、阿城山河实验林场、冰雪大世界等38个直升机的起降点,具备可覆盖全市域的低空飞行体系。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