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束“绽放”来自海伦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编辑:王敏发布时间:2025-02-09 查看数0

“看,我们的花……”2月7日晚,当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上出现紫色为主色调的花束特写时,在电视屏幕的这一端,贾晓玲喊道。贾晓玲是海伦市海伦镇通达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我们的花束能够亮相在开幕式上,当花束出现在大屏幕的时候,我们真是无比骄傲。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了。”当天晚上,贾晓玲和社区干部、海伦市通达巧女手工编织工作室的妇女们围坐在一起,集中收看开幕式,演出中儿童和大学生手持的236束花束都是由海伦市通达社区巧手女工们精心编织的。

通达社区集中收看开幕式上的花束亮相

“我为我们的花束起名叫‘绽放’,今天终于精彩绽放了。”贾晓玲告诉记者,这些花束由海伦市通达社区巧女手工编织工作室的350名花艺师倾心打造,他们分成5组,历经钩织、花蕊制作、花杆组装、整体造型等精细工序,花束直径35厘米、高45厘米,巧妙融合丁香、梅花、松枝、雪花和亚冬会标识丝带等元素。一束花由91朵花组成,其中有5朵雪花、3朵松枝、17朵绿叶、18朵白梅、48朵丁香。“从2024年12月1日,花束确定了最终版式,我们妇女巧手集中赶工,2024年12月20日完成了240束花束,送到了哈尔滨,其中的236束用于开幕式演出。如果按一个工人一小时的工作量来计算,一束花需要42个工时。每一束花束背后的工作量可想而知。”贾晓玲说,为了让编织花束的造型更有立体感,花杆都是用的铁线,再一点一点缠绕。大家不停赶工,有的手都破了,但没有一个人说苦,也没有一个人掉队。而且女工的家属也都非常支持。

花束实物

托盘实物

“我们辖区留守妇女特别多,在家门口能干点啥还能有收入呢?我们就想起了做手工编织,逐渐成立起巧女手工编织工作室,最开始我们是做代加工,说实话赚的很少。当各级领导来社区考察调研时给出建议,让我们尝试做自己的原创产品,做好了甚至可以发展手工创意产业。哈尔滨成功申办亚冬会,我们便开始在编织花束上做文章。”贾晓玲告诉记者,得知花束能够参与到亚冬会开幕式表演中,大家都非常激动,除了花束,用于盛放奖牌的手工藤编托盘也出自海伦市通达社区的巧手们。底部是带有亚冬会会徽图案的亚克力板,环绕着亚克力板的是蓝白渐变的藤编。当运动员们手捧奖杯站在领奖台上,这款独特的托盘成为了他们荣耀时刻的别致衬托。

工作室的手工作品展示

贾晓玲说,海伦市通达社区巧女手工编织工作室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解决陪读妈妈们的就业问题。如今,工作室队伍日益壮大,不断推陈出新,拥有花卉、树木、篮筐、摆件等 200 余种原创工艺品,海伦市通达巧女手工编织工作室现有210名妇女,还带动了周边社区甚至邻县的妇女加入到手工编织中来。通达社区居民冯艳参与了花束的制作,她说:“和姐妹们在一起学到不少东西,既能照顾孩子,还能工作,为家里增加收入,每个月平均都赚2000多元。”花艺师刘佳说:“我们以花和藤编为媒介,将对亚冬会的热爱融入亲手编织的作品中,祝福亚冬会圆满成功。”

展示花束半成品

贾晓玲说,此次绒线花束与手工藤编托盘在亚冬会上的成功亮相,为社区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接下来,社区的巧手女工们将不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与工艺技术,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文创产品,让增收致富的产业绽放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