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亚冬会上“闹”元宵

来源:新华社编辑:崔新燕发布时间:2025-02-13 查看数0

元宵佳节,满月高悬,第九届亚冬会已近尾声。

作为亚冬会开幕式分会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里,“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的标语在夜色下愈发闪耀。主火炬“雪韵丁香”熊熊燃烧,与雪花摩天轮交相辉映,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拍照;离“元宵喜乐”的主题冰雕不远处,游人排队撞钟祈福。

这是2月12日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拍摄的月亮。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亚冬会的氛围就是不一样,我和孩子都玩得很开心!”在流光溢彩的梦想大舞台上,“激情庆亚冬 冰雪闹元宵”主题晚会激情上演,成千上万人挥舞荧光棒“雪地蹦迪”。来自辽宁抚顺的游客莫琼和儿子奋力向主舞台前方赶去,同时还不忘举着手机给在家忙工作的丈夫打视频电话,分享此时的快乐。

有着同样心情的还有印度女运动员斯瓦利·阿舒托什·德奥。刚刚结束激烈的短道速滑赛事,她和队友来到冰雪大世界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烈气氛。看到冰雕建成的泰姬陵,他们驻足观赏许久,“这里比我的家乡冷太多了,但真的非常美,令人难忘”。

2月12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想大舞台举行“激情庆亚冬 冰雪闹元宵”元宵节晚会。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虽未获一块奖牌,但德奥和队友已全力以赴。元宵节翌日,她将和队友前往东北虎林园,看看吉祥物“滨滨”和“妮妮”的原型东北虎。

冰雪世界热热闹闹,运动员村喜气洋洋。在运动员村一楼大厅,以元宵节为主题的非遗展演吸引不少运动员和随队官员驻足体验。冰版画、方正剪纸、龙头蜈蚣风筝制作等黑龙江特色非遗,与蛇年生肖、亚冬会吉祥物、雪花等形象巧妙结合,让来自各地的宾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带走一份珍贵记忆。

虽是地道“尔滨”人,中国冰球队“95后”运动员孙泽浩和张泽森却是首次体验家乡非遗冰版画。两人手持毛刷,将红、橙、黄色的颜料均匀涂在冰面上,再铺上一张宣纸进行拓印。几秒钟后,一张渐变色的舞蛇图跃然纸上。

2月12日,菲律宾代表团的团部官员凯尔·威科拍摄非遗技艺“方正剪纸”。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我们已经习惯在赛场过节,今天的庆祝方式就是在赛场外给我们女队加油,也算是有些特别。”孙泽浩说,在家乡打如此高级别的赛事,非常激动,既让外国(地区)代表团看到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情况,也与韩国、日本等队伍切磋技艺、增进友谊。

在方正剪纸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倪秀梅的帮助下,印度代表团随队官员普拉迪普·辛格体验制作了一盏剪纸灯笼。他身着白色印度传统服饰,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身上的红色剪纸披风交相辉映。“我很喜欢剪纸和红灯笼,我要把它们带回家,作为装饰。”他说。

语言服务、媒体运行、医疗卫生……忙碌了整个赛事周期的冰壶馆志愿者们,也在大联欢中度过了难忘的元宵节。

食堂里,横幅、气球、灯笼装点出浓厚的节日氛围,270余名志愿者边品尝炸元宵,边观看小伙伴们带来的节目表演。牧羊鞭、单刀、九节鞭等武术套路表演,二胡歌曲串烧,民族舞与现代舞接连登场,引来阵阵掌声。

2月12日,志愿者在进行武术表演。

这些志愿者大多是来自黑龙江当地高校的师生,一些志愿者忙于下午的赛事,甚至未能参加元宵节联欢。场馆志愿者主管、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辅导员徐远航说,不少学生家在外地,但一些岗位大年初一就要上岗,因此许多学生寒假选择留校,至今都未能与家人团圆。

“大家都在为运动员加油,心都凝聚在了一起。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场联欢,让大家在工作之余放松一下,感受年味,闹闹元宵。”徐远航说。

(来源:新华社)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