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摄影是梦想 赛场即人生

来源:新华社编辑:王坤发布时间:2025-02-13 查看数0

也许,这是我职业生涯最后一次参加大型体育赛事摄影报道了。

2025年2月7日晚8时,我作为新华社摄影报道团队的一员,坐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主席台下方的摄影席,拍摄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

2025年2月7日,演员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

2025年2月7日,各体育代表团旗帜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上入场。

在新华社工作37年来,我参加了雅典、北京、伦敦、东京等7次奥运会,以及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等赛事报道。体育新闻报道是我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1997年1月26日晚,来自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30岁篮球运动员约翰·安克尼·斯班瑟(下)正与另一名美国籍篮球运动员詹姆斯(上)在96-97中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南京赛区的一场比赛中激烈拼抢。

热爱是心灵的火种。对体育精神的热爱,让我保持浓厚的兴趣和不竭的动力。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认为,体育竞赛活动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个性。“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让体育运动超越了竞技本身。

2008年8月20日,中国队队员姚明(右二)在北京奥运会男篮1/4决赛中进攻受阻。

这是我热衷于体育新闻摄影的初心。在拍摄中展现人类对极限的挑战,在按下快门时定格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追逐……体育新闻摄影让我激动不已,也让我沉静如水。拍得越多,见识越多,我变得更加超脱,解除了胜负的束缚,沉浸于纯粹的体育之美。

2008年8月19日,北京奥运会举重男子105公斤以上级比赛冠军、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在领奖台上手持金牌、鲜花和亡妻的照片。

1988年7月,我踏入新华社摄影记者行列,拿到第一套器材——尼康FM机身与腾龙镜头,机身磨损严重,露出了斑驳的铜色材质。前辈说,这可能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拍摄中国队许海峰获得首金的相机。

接过相机,我感受到了历史的传承与使命的交接,激励我孜孜不倦,潜心体育摄影事业。

2010年2月27日,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在温哥华冬奥会举行花样滑冰表演结束后深情一吻。

2018年6月23日,在莫斯科进行的2018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G组小组赛中,比利时队守门员库尔图瓦在扑救突尼斯队的第一个进球。

2018年6月26日,在圣彼得堡进行的2018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D组小组赛中,阿根廷球星马拉多纳在看台上。

摄影是观察的艺术,而细节是观察的重点。 

2012伦敦奥运会,刘翔在男子110米栏预赛中摔倒。我一直在现场观察,拍摄了刘翔从起点一路单脚跳到终点,亲吻栏杆后离场,这一幕已成伦敦奥运会经典瞬间。

2012年8月7日,中国选手刘翔在伦敦奥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预赛中摔倒后用单脚跳完成比赛,随后亲吻栏架。

2010年2月17日,温哥华冬奥会,中国选手王濛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以43秒048的成绩获得金牌。在王濛冲过终点线后,我的镜头并没有离开她,只见她滑到教练席前,跪下感谢教练李琰等人,这几秒的突发细节被我及时记录。

2010年2月17日,在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王濛在冲过终点线后感谢教练李琰(右二)和团队。

四米见方的举重台上,运动员们完成比赛只有几个单调的动作,这无疑给追求画面丰富的摄影师们提出了挑战。经过多次拍摄,我发现这项运动同样充满了竞技的乐趣,有许多瞬间值得记录。运动员们竭力拼博、斗智斗勇的场景和转瞬即逝的表情,都成为我关注的重点。

2021年7月28日,在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73公斤级比赛后,委内瑞拉选手马约拉·佩尼亚进行空翻。

摄影师的创新体现在独特的个性与不落窠臼的表达方式上。2004年8月,第28届奥运会在奥林匹克运动诞生地希腊举行。一次等班车时,我看到一轮明月从爱琴海上升起,产生了将月亮与奥运元素相结合的想法。

2004年8月29日晚,一轮满月挂在雅典奥林匹克主体育场上空,与满天的烟火和燃烧的奥运火炬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

闭幕那天,我拍完水球决赛便跑出赛场,金色的一轮圆月挂在天边。我来到闭幕式主会场外,四处寻找奥运会会旗、五环等元素。当我抬头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炬时,拍摄思路也变得清晰。我耐心等待月亮升高后开始拍摄,火焰升腾的热浪衬托着月亮,若隐若现,妙不可言。

2004年8月29日,一轮满月挂在雅典奥运会主体育场火炬的上空。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拍摄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到成为新华社国家摄影队和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的一员,一路走来,我与同事们全力以赴,完成了一次次体育赛事摄影报道。新华社记者的团队精神,正如体育精神一样传承,使得这支队伍越来越强大。

2025年2月10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九届亚冬会男子冰球小组赛A组比赛中,中国队球员庆祝得分。

2025年2月9日,中国队选手公俐在第九届亚冬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A组决赛后庆祝。

今年,我在冰城迎来了我职业生涯“最后一役”。这里的雪简洁、淡雅。看着身边年轻的小伙伴们,他们沉静从容、热情团结、甘于奉献,我想,是时候,该他们登场了。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