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之约下,那些跃动的青春坐标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编辑:王坤发布时间:2025-02-17 查看数0

2月14日,哈尔滨之夜灯火璀璨,当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分会场冰雪大世界的主火炬塔“雪韵丁香”缓缓熄灭,一群身着蓝白色外衣的青年已站在各场馆出口处,为将要离场的的观众指引方向。这场冰雪之约背后,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全面统筹下,我省高校7000余名师生志愿者忙碌在这场冰雪盛会的各个场馆和服务场所,在零下30℃的严寒中,用青春的热忱融化冰雪,成为亚冬会上最温暖的底色。

哈医大志愿者

当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巴基斯坦留学生阿里·哈森举起手机拍摄索菲亚教堂的冰雕时,镜头里不仅有晶莹剔透的冰雪艺术,还有志愿者为游客讲解历史的专注侧脸。作为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宣传志愿者,他拍摄系列短视频,将中央大街的百年面包香气、冰雪大世界的璀璨光影传向世界。在开幕式现场,阿里被亚洲文明交融的场景震撼,“冰雪是世界的语言,我希望能够成为中巴友谊的‘冰雪信使’,尽最大努力做好志愿服务,让亚冬会更加精彩!”

这份共鸣也藏在黑龙江大学辅导员姚佳宁的手机相册里——除夕夜,她拍下志愿者们在岗位上捧着学校送来的饺子,冻红的鼻尖与蒸腾的热气同框,定格成“最暖新年照”。

在亚布力之雪山巅,哈尔滨师范大学志愿者郭宇涵和同伴踩着积雪向服务点跋涉,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可她们的手里始终紧握着保温箱里为运动员们准备的热饮。那一刻,她忽然明白:冰雪无国界,温暖亦无需翻译。

哈工大志愿者乔祎奕在亚布力运动员村作为NOC助理,需要精准核对日程协调、各国代表团需求。“在运动员村与外国友人相处的无数个瞬间,我明白了志愿服务的真谛——不单是业务的熟练,更重要的是心与心的连接。他们用汉语说出的每一个‘谢谢’,汇成了冬日里的一股暖流。在与雪同频的日子里,我读懂了一片雪花如何折射太阳的光芒,炽热的奉献缘何扎根在这片雪地之上。”

哈工大部分师生在亚冬会赛后合影

黑龙江大学的梁文婕是亚冬会竞赛指挥中心运行团队的颁奖礼仪助理,也是亚冬会火炬传递活动中的第66棒火炬手。她说:“本届亚冬会,我一直期待能为赛事出一份力。奔跑在传递火炬的道路上,手中炽热的火焰,是体育精神的传承,也是国家荣耀的象征。沿途观众的欢呼,让我浑身充满力量。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平凡的我们也能在重大赛事上发光发热。未来,我愿将这份志愿服务的热情传递给更多的人。”

志愿者的故事里,也有跨越山海的。“奔赴就好像是与亚冬会有一个约定,距离再远我都要去赴约。”从潮州到哈尔滨,2800公里的距离,未能阻挡广东姑娘张依漫助力亚冬会的热情。大年初一,她值守在哈尔滨体育学院滑冰馆,负责人员出入管控。那天同学过生日,为她留下一块温情的蛋糕,她笑着说:“这是‘家’的味道。”场馆里,她见过技术官员的严肃,也见过运动员夺冠后的热泪,而最让她触动的,是一位韩国记者递来的热帖——“他用中文说的‘辛苦了’三个字抵过所有寒冷”。

志愿服务并不局限于这些,亚冬会场的温暖随处可见。2月6日,东北林大志愿者张荣昭在服务岗位上收到意外惊喜——学校领导将生日蛋糕送到他手中,场馆里的中外运动员齐唱生日歌。这样的祝福仪式,让这个22岁的东北男孩热泪盈眶:“原来奉献真的会开花结果。”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的99名志愿者,在冰球馆与颁奖台间挥洒汗水;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的“春苗”志愿者累计服务超100万旅客,用9864小时诠释“冰雪同行”。

朝气蓬勃的东北林业大学志愿者团队

温暖的画面背后,有龙江高校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也有黑龙江省教育厅的强力支撑:从协调32名小语种志愿者补足语言服务缺口,到统筹解决7000余名志愿者的食宿保障;从组织“一校一课”专业培训体系,到除夕夜为在岗学子送去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当赛事志愿者谢钰在开幕式上精准引导外宾时,她不会忘记,这份从容源自20轮岗前培训的锤千百炼。

记者手记:

2025年2月14日,亚冬会的圣火缓缓熄灭,但志愿者的故事仍在延续。当哈尔滨理工大学志愿者曹靖雯送走最后一批运动员时,她忽然发现:这个没回家的春节,自己已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了更大的“家”。这场冰雪盛会不仅检验了龙江教育的育人成果,更让世界看见中国青年眼中有光、脚下有力的模样。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他们是亚冬会上跃动的青春坐标。相信多年后,人们也一定会记得——2025年的冬天,有一群年轻人用炽热青春,用专业素养与无私诠释了'中国温度',让世界看见:冰天雪地里站着一代人的热忱与担当。”

(图片由各高校提供)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