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赛场转换尽显“暖”色调
北京冬残奥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当“雪容融”替代了“冰墩墩”,冬残奥会涉及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的5个竞赛场馆和25个非竞赛场馆,从设施到服务也完成了一场充满“暖”色调的转换。
北京冬残奥会共设置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等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各项赛事开赛在即,各比赛场馆也将进入赛时状态。
赛场的暖色
秉持着节约办赛的原则,冬残奥会使用的场馆全部是沿用冬奥会场馆,一馆两用,但基于冬残奥会特殊的竞赛要求,赛场上不仅增添了大量冬残奥会特有的设施,还在场地器材上进行了更符合竞赛特点的优化。
3月1日,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赛道边的混合采访区内设置了无障碍区域,围栏比其他区域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冬残奥会期间,国家体育馆依然是冰球比赛的主要赛场。由于在残奥冰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全程乘坐冰橇参加比赛,在从更衣室到比赛场地的通道上,新铺设的仿冰板覆盖了此前的橡胶地板,方便坐着冰橇的运动员自由进出;针对运动员坐在冰橇上视线有所降低,运动员等候区的板墙也更换成了透明板墙,以便他们时刻关注场上的变化;此外,运动员通常使用一端呈齿状的球杆,更易对冰面造成磨损,因此,比赛的冰面也从冬奥会的3.5厘米加厚到4.5~5厘米。
而位于张家口赛区的冬季两项中心,将承办残奥越野滑雪和残奥冬季两项两个大项的比赛,共产生38枚金牌,参赛的主要是肢体残疾和视力障碍两类选手。
3月3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道路在有孔的防滑垫之间空出了足够轮椅通过的平整地面,作为无障碍通道。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我们结合场馆场地特点,为坐姿组、站姿组和视障组运动员设计了不同的无障碍流线。”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残奥整合经理刘里里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例如,赛场设立了为坐姿运动员提供的专用通道,“我们专门沿赛道外沿设置了2.5米宽、近1000米长的专用通道,坐姿运动员更换坐姿滑雪器后,能由该通道独立自主完成热身、参赛、等候成绩、赛后采访等全流程动作。”而针对视障和站姿运动员无障碍流线,场馆也按标准在关键点位铺设提示盲道、安装坡道、台阶以及扶手,消除门口高差,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月3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轮椅假肢维修间内,项目负责人和技师对操作台进行调整,为明天的正式运行做准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此外,不同于冬奥会冬季两项50米的射击距离,残奥冬季两项的射击距离为10米,因此场馆转换期,还需要对靶墙、残奥运动员专用记分牌等设施进行重新建设与调试。据刘里里介绍,场馆内还新增了多种功能房,例如,轮椅、矫形器和假肢维修间,轮椅存放间,坐姿运动员更衣室等,“在分配打蜡房时,我们也特意将在一层的打蜡房分配给有轮椅运动员的代表队。”此外,场馆还专门印制了中英文对照的盲文大字版反兴奋剂检查用语表,为视障运动员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
“温暖”的考验
赛道和设施的“暖”能为运动员创造更优质的比赛环境,可天气变暖却会给赛事运行工作带来挑战,尤其对雪上项目而言。
进入3月,华北地区虽有弱冷空气影响,但气温仍在波动中逐渐回升。记者注意到,据天气预报显示,从3月5日至13日,整个赛期,崇礼的最高温度都在0摄氏度以上,最高一天达12摄氏度,户外赛道的维护保障将面临“温暖”的考验。
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运动滑雪公园见证了谷爱凌、苏翊鸣等运动员的精彩表现,而冬残奥会期间,这里将会设置障碍追逐和坡面回转两条赛道,产生8枚金牌。
“一是保留原有的障碍追逐赛道,对赛道起点长度和落差进行调整,适配冬残奥会比赛项目,此外,我们还将原有的一条训练赛道重新塑型,塑造为长550米的坡面回转赛道。”云顶滑雪公园残奥整合经理陈辰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为了避免赛道融雪导致雪质变化影响比赛,不仅需要不断调整塑型,还需要精确维护塑型的时机,而气温回升和沙尘天气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场馆运行团队早在赛前已经有了应对办法,“从去年11月开始,在冬奥会筹办阶段,云顶滑雪公园在造雪时就储备了8万立方米的雪,以保障赛事所需。”
3月3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工作人员佩戴耳机对靶场进行检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陈辰表示,甚至在赛道建设之初,就已经加厚了雪的厚度,“即便是表层融雪,或者遭遇沙尘天气,导致表面的雪被污染,我们可以把表层的雪刮一层下来,便能保证赛道的使用及美观。”而正因为前期储雪工作筹备充分,场馆转换的效率也明显提升,目前,云顶滑雪公园已经开展了官方训练。
“高山滑雪场地要保证的核心质量是赛道硬度,因为要确保比赛的公平性。随着气温的升高,肯定会使赛道表面的雪质变软。”延庆赛区的残奥高山滑雪项目同样面临天气转暖带来的挑战,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山地运行赛事协调员李新此前对媒体表示,为确保赛道表面平整坚硬,工作人员采取压雪塑形、浇水硬化等多种方法维护赛道,且维护过程中,工作人员会紧跟运动员对赛道进行侧滑平整,也会穿着冰爪在一些转弯处使用工具进行赛道平整,及时保证比赛的场地要求。
暖心的细节
“无障碍设施为8大客户群服务,包括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媒体、观众、工作人员、合同商和志愿者。”陈辰强调,3大赛区各场馆内增设和改造的无障碍设施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便利,也为其他有需求的涉奥人员提供前来工作、观赛的便利环境。
记者在多个场馆内注意到,拓展了宽度的无障碍坡道、采用电动开关门装置的无障碍卫生间及更衣室、按钮位置完全符合轮椅使用者需求的无障碍电梯、拥有最佳观赛视野的无障碍座席等几乎是每个场馆的标配。“这些设施必须在规划建设之初就统筹考虑、落实到位,这样在冬奥会结束后,我们只需要维护和检修就能迅速完成转换。”陈辰表示,坚持两个奥运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是“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生动体现。
此外,还有一系列体现人文关怀的举措隐藏在细节中。在冬残奥村,床、衣架、衣柜、镜子等这些生活常用设施的高度均做了针对性降低处理,以床为例,比冬奥时运动员的床降低了10厘米;在所有场馆的就餐区,不仅拓宽了桌椅摆放的间距、为轮椅使用者提供空间,也提供了不同高度的桌椅、手部消毒机等,同时,针对视障人士还专门准备了盲文菜单;在媒体混合采访区,媒体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防疫挡板由此前的1.2米降至0.6米,背景板景观也做了低位处理,方便媒体与运动员更好地沟通交流;各餐饮售卖点及服务台也设置了低位窗口、自助冰柜里的饮品也进行了特殊摆放,均为方便残疾人士使用。
“注重每个细节,目的是为残疾人朋友们打造一个无障碍的环境,相较伸手提供外力帮助,让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通行,更能体现平等和尊重。”刘里里表示,除了硬件设施的转换外,转换工作还包括人员转换。据记者了解,目前,医疗、救援、交通、餐饮、赛事服务等领域工作人员已经开展了无障碍设施设备使用和助残技能演练等内容的培训,而“度”的把握就是培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以前我们想的更多是伸手提供帮助,现在我们学会了先观察对方的需求,如果对方需要,我们会及时伸出援手,如果他没有明确提出,我们会倾向于陪伴和关注。”在刘里里看来,冬残奥会的举办将进一步促进“残健融合”观念的提升。
本报河北崇礼3月4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曹竞
- 弘扬 | “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2023-10-03
- 联播+|这些成就,凝聚我们奋进的力量 2023-10-03
- 微视频|同在国旗下 2023-10-03
- 哈市气象台发布冰雹橙色预警信号2023-10-03
- 习近平致电祝贺穆伊兹当选马尔代夫总统 2023-10-03
- 冰城新闻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