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区看新貌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助力重庆城口乡村振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王坤发布时间:2022-05-21 查看数0

重庆城口革命老区生态资源丰富,山地气候明显,大部分地区土地富硒,是天然的中药材宝库,野生中药材资源面积超过20万亩,是名副其实的中药材“富地”。曾经的红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在城口县活动时,就在这里开办了工农红军药房,免费为群众看病送药。

点击视频

城口县位于川陕革命老区,地处大巴山腹地,山地气候明显,森林覆盖率高达72.5%,野生中药材资源面积有20万亩。曾经,背着锄头上山采药,是老百姓最常见的谋生手段。滥采乱挖一度严重破坏了中药材资源。

2019年,村民们告别了过去粗放的采药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药材生态种植。2021年,全县中药材投产面积近10万亩,产值近7亿元,接近40%的农户参与到了中药材产业中。

高燕镇党委副书记 李丰:在村里面集中种植后,把原来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吸引回来了。他们可以在家门口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又把我们乡村振兴起来了。

城口县中药材资源丰富,境内可供开发利用的中药材有1000余种。过去,由于科研能力滞后,农户们“身在宝山不识宝”。2020年,城口县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合作共建重庆大巴山中药研究院,“科技赋能”为种质资源开发绑上了“加速器”。记者驱车2小时,探访了一个大山深处的种质资源研究所。

总台记者 陈鹏:在培育室里面,可以看到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玻璃器皿,里面培育的正是曲茎石斛的幼苗。

科研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曲茎石斛的药效显著,但生长环境十分苛刻,现在正在经过人工培育增加产量,更好地走向市场。

要打开市场,企业是关键。在重庆市城口县工业园区,一家家中药材加工企业星罗棋布。曾经带着满身泥土沿街售卖的中药材,正在享受从粗加工、制药到销售的全方位“包装”,产业链的延伸,让不起眼的“土疙瘩”,成为致富的“金元宝”。

如今的城口县,已经形成了中药材从科研、育种、下地到粗加工、制药、销售的全产业链,成为重庆规模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走进老区看新貌,我们看到了一座“大巴山药谷”的新发展。

责任编辑:孟浩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