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内蒙古亿亩草原“带薪休假”的背后
近年来,内蒙古一些曾“寸草不生”的地方,已变得水草丰美、景色怡人。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得益于2011年国家在内蒙古等地主要草原牧区启动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有的地方禁牧,有的地方按草畜平衡要求减少牲畜数量,并给牧民相应补贴,相当于让草原“带薪休假”。至今,政策资金累计达455亿元,每年有140多万户、490多万名牧区群众从中受益。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牧民的生产方式。人们不再多养,而追求精养,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在这项政策支持下,内蒙古牧区生态、生产、生活形成持续向好的良性循环,以休闲旅游为主的绿色产业在草原上“萌芽”、发展。
十余年来,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动下,全区草原生态、牧民生活、畜牧业发展全面持续向好。草原自我更新修复能力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自治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达45%,比2010年提高8个百分点。
记者:叶紫嫣、邹俭朴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相关阅读
- 第一观察 | 做好“三农”工作 总书记强调三个“更加”2024-12-19
-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祖国的掌上明珠2024-12-19
- 时光穿梭机:澳门回归祖国的四分之一世纪2024-12-19
- 时政画说丨澳门·抵达2024-12-19
- 【央视快评】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2024-12-19
新闻热度排行
视频新闻
- 冰城新闻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