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边疆行】漂洋过海 小小杂色蛤闯出“大天地”
央视网消息:企业集群带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又让边疆的企业“走出去”。借着“走出去”的这股东风,如今的丹东正在构建互市贸易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通过出口贸易,辽宁边疆不少好物产实现了世界环游。在丹东最大的杂色蛤生产基地东港,小小杂色蛤就借助对外贸易政策出现在全球各地的餐桌上。现在正是杂色蛤最肥美的时候,经贸发展的东风让这口舌尖美味走出国门,漂洋过海,端上了世界的餐桌。
总台记者 王海旭: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海上作业,满载着五十多吨杂色蛤的渔船已经在我身后靠岸了。这里每年能够出产杂色蛤26万吨,相当于装满13000多个集装箱。小小的杂色蛤不仅成为了当地水产的“大主角”,还吸引了一大波的国际粉。
为了让东港杂色蛤能够卖得更好,当地人不仅在活蛤保鲜上下足了功夫,还通过现代化的精深加工技术让冻煮后的杂色蛤肉在国际市场拥有了更高的“身价”。
当地海关还为出口的杂色蛤开辟了专属的“快车道”,给它们发上一张张“绿色签证”,最快两三分钟就可以出证通关。
好市场带来了好收益,东港杂色蛤“养殖—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每年为当地创收100多亿元,其中创汇超20亿元。
编辑:刘珊 责任编辑:刘亮
相关阅读
- 第一观察 | 做好“三农”工作 总书记强调三个“更加”2024-12-19
-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祖国的掌上明珠2024-12-19
- 时光穿梭机:澳门回归祖国的四分之一世纪2024-12-19
- 时政画说丨澳门·抵达2024-12-19
- 【央视快评】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2024-12-19
新闻热度排行
视频新闻
- 冰城新闻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