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万亿元,彰显中国制造硬实力——数评新时代中国经济历史性跃升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非凡十年,中国制造业屡创奇迹,牢牢站稳世界“C位”,在由大到强之路上勇毅前行。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明确了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强调“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等,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依托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不断巩固。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形成,还为我国制造业从规模经济向基于大规模定制的范围经济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双重优势”叠加转变提供条件。同时,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等,让中国制造业具备了大而全的优势,具有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能迅速构筑起“防波堤”,这在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过程中已得到充分彰显。
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题,指引中国制造业加速向产业链高端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门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基础再造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部门协同、央地联动,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协同的制造业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位势持续攀升,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左右,通信设备、高铁、卫星等成体系走出国门。
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加速创新向各领域推进,让中国制造业具备了新的优势。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年来,相关激励政策不断完善及落实到位,进一步激发了研发主体投入热情。在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28家。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异军突起,成为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和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力量。一些“专精特新”企业立足独门绝技做精做强做优优势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方阵。产业创新加快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制造业创新迈上新台阶,进入“并跑”甚至“领跑”的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多,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大步迈进。
新征程,新要求。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重大任务,首要的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锻长板补短板是当下的重任,既要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也要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进一步巩固提升产业链健全、产业体系完备优势,增强我国制造业发展韧性和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要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当前,要解决我国制造业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技术供给能力与推动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供应链安全等问题,关键在于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工程,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争取在重点领域取得一系列标志性创新成果。
制造强则国强。回看过去,成绩斐然,振奋人心;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催人奋进。立足已有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锚定战略目标,中国制造正强筋壮骨、步履铿锵,将为民族复兴夯实发展之基、汇聚前行之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 市委办公厅: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全市振兴发展实践中当好2022-10-20
- 高端合金产量创新高 “东轻”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2022-10-20
- 党史知识进车厢 流动红色轨迹深入人心2022-10-20
- 都市零距离2022-10-192022-10-20
- 哈尔滨新闻2022-10-192022-10-20
- 冰城新闻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