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从“诊”到“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编辑:王丽莉发布时间:2024-04-20 查看数0

作者:黄 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超声科教授)

超声检查,大家都熟悉。看心肝脾肾,少不了它出场;孕妇在孕期做胎儿监测,也离不开超声医学。正是因为超声医学涵盖了很多检查,在很多人印象中,医院的超声科是一个专门做“诊断”的科室。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超声医学科不仅能“诊”,还能“治”。不久前,我们超声科刚完成一例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没有“开刀”就为患者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

46岁的刘女士是一所中学的老师,单位每年都会安排一次体检,而在最近的体检中,刘女士查出甲状腺上长了个结节,这可把她吓得不轻,于是赶忙到医院复查。彩超检查报告显示,刘女士甲状腺右叶见一枚6×5×6mm低回声结节,内见点状强回声,超声提示甲状腺右叶结节。医生建议她考虑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

超声医学科还能做手术?在医生对手术内容进行耐心细致讲解后,刘女士决定接受超声甲状腺射频消融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仅10分钟,术中刘女士无不适感,颈部也只有一个针眼,三天后就消失了,恢复状况良好。

对于需要治疗的甲状腺结节,常规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这可能会在脖子上留下手术疤痕。射频消融术则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射频消融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射频能量被应用于心脏领域,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随着技术发展和进步,射频消融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被广泛用于治疗肝脏、肺部、肾脏和骨骼等各种组织的良恶性肿瘤,也被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神经系统疾病等。

消融从字面意思上是消灭、融解。射频消融是依靠具有消融和切割功能的射频治疗仪,当射频电流流经人体组织时,因电磁场的快速变化使组织内带极性的水分子高速运动,产生热量(即内生热效应),致使细胞内外水分蒸发、干燥、固缩脱落以致无菌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比如刘女士所做的甲状腺结节消融术,就是使局部组织产生高热,将热量作用到结节上导致组织坏死,从而使结节缩小或消失。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射频消融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出血量和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超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射频消融用的小细针日臻完善,更加速了超声学科的诊疗一体化。

射频消融针一般有单极和双极模式,单极针有单针和多爪针两种形式,单针单次可产生最大3cm热区,多爪针单次最大可产生5cm的椭球形热区,消融时需贴负极板,如果负极板与皮肤之间接触不良使接触电阻过大,高频电流将在此电阻上产生热效应而使局部温度升高,过高的温度就会烫伤此处皮肤;双极针单次可产生最大3cm热区,无需负极板。

通常情况下,肿瘤细胞在60℃时会产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坏死,所以消融针产生的高热能在短时间内杀伤肿瘤细胞。通常10分钟左右可以消融3~5cm的组织区域,杀死肿瘤组织以及正常组织,彻底使该区域组织失去活性。如采用可独立控制的多爪消融电极,可以实现对肿瘤的适形治疗。

别看射频消融的针又细又小,它的作用可大着呢!

比如肿瘤射频消融术,就是通过超声、CT、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将射频消融针经皮穿刺进肿瘤组织内,在皮肤表面贴上负极板,然后接通电源,射频功率源发出频率信号,通过高频线缆连接消融电极传输至工作端,从而在电极覆盖区域组织内形成高频电场,促使组织细胞的导电离子和极化分子高速运转震荡摩擦产生热能量,在消融针的前端会产生一个球形或椭球形热区,所产生的热量可使中心局部温度达到90~120℃,导致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

目前,超声诊疗模式正从传统的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转变为超声造影、弹性成像、介入超声为一体的诊疗一体化多模态超声。从目前临床状况来看,介入超声医生更关注介入操作的技术,而诊疗一体化思维是贯穿整个介入操作过程的,例如全面的术前评估和诊断、术中治疗以及术后的随访与用药等。这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多学科联合会诊、评估体系,使诊疗决策更加智能、科学、安全,并普及综合治疗方案。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20日 07版)

[ 责编:董大正 ]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