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守护长江源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编辑:王坤发布时间:2024-11-30 查看数0

“朗日映冰川,涓涓不亿年。大江流万里,为有此源泉。”这首镌刻在“长江第一滴水”石碑后的《五绝·题长江源》生动地向世人诉说着长江的源起。

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内的格拉丹东雪山姜古迪如冰川是“长江第一滴水”流出的地方,草原苍茫、冰川耸立,这里生活着藏羚羊等大自然精灵,还有世居于此的西藏那曲市安多县玛曲乡牧民。

在长江源的滋养中繁衍生息,守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是长江源头人家的选择,也成为世世代代赓续传承的责任使命。

坚守

1977年,21岁的才嘎作为向导陪同科考队溯源而上抵达河流尽头,那是他第一次知道发源于家乡的涓涓溪流最终汇聚成了滔滔长江,自己居住在长江源头。

此后近50年岁月里,才嘎只要有时间便与乡亲们一起巡护长江源头的冰川河流,从骑马、骑摩托车到驾驶皮卡车、越野车。

“最开始骑马巡护一次要一周时间,如今开越野车当天就能往返。”才嘎说:“这条路走了多少次、救助过多少落单受伤的野生动物,都记不清了。但看着雪山冰川还是那么高大、滴滴融水汇聚成清澈的溪流流向远方,心里就说不出的高兴。”

回忆中,“哪一年藏羚羊产仔最多”“又是哪一年开始巡护的队伍变大”“沿途谁家有空房子能借宿”“谁家的酥油茶最好喝”……才嘎老人叙述得眉飞色舞,尽是让人高兴的事。当问及期间是否遇到过危险、巡护有怎样的酸楚时,老人总是摆摆手,就连旁人插话想要补充老人曾经的多次遇险,也总被他打断。此时,老人总会拍打着自己的胳膊腿说:“提那些干啥,你看我身子骨比好多年轻人都棒,我现在还坚持每季度到长江源头巡护一次呢。”

虽年近古稀,但才嘎老人鲜有长时间离开家乡的时候:“作为一名村医,我放心不下乡亲们的健康。同样,隔段日子不去长江源头看看那片冰川雪山,我心里就空落落的。孩子们想带我出去走走看看,我都拒绝了。”

在才嘎老人的眼里,守护乡亲们身体健康和长江源头的生态“健康”是他一生最为重要的事情。“多次作为向导跟着科考队等工作组到长江源头,队伍里党员冲锋在前、甘于奉献的精神感染了我。所以,我在1992年入了党,一直牢记‘守护好长江源’的嘱托。”才嘎说。

月朗星稀,万籁俱寂。接受采访的次日清晨6点,才嘎老人又出发了,目的地——长江源头姜古迪如冰川脚下。“只要还能走得动,我就得去看看。等到去不了的那天,就让儿子、孙子替我去。”才嘎老人坚定地说。

传承

逐水草而居,依赖自然、爱护自然是游牧民族的习性和传统。当游牧生活成为过往,物质生活日渐丰富,长江源头的守护也已融入日常点滴。

“村民生活产生的塑料袋、饮料瓶越来越多,还有一些破旧家具家电、建筑垃圾,这些可不敢随意丢弃堆积。草原风大,一阵风来就会吹到附近的河里,破坏生态环境。”39岁的玛曲乡罗台村妇女主任次仁措因经常外出参加学习,深知这些不可降解垃圾产生的危害,环保宣传便成为她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

日复一日地宣讲也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身边群众在次仁措的感召中化身环保卫士、河湖卫士,垃圾分类、集中收纳、转运处理……在羌塘草原腹地的这个小村落已成为习惯。

多年的坚守付出,让身边河流清澈依旧、生态环境保持如初,次仁措也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肯定。在2022年由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组织开展的第二届“寻找最美河湖卫士”主题实践活动中,她荣获了“最美巾帼河湖卫士”称号。

“荣誉虽然颁授给了我个人,但它属于全体参与长江源头守护的乡亲们。我也会倍加珍惜这份荣耀,继续守护好母亲河源头的生态环境。”次仁措说。

家门口的冰川融水汇入沱沱河成为中国的母亲河——长江。对于她的保护,祖辈们更多是出于对自然敬畏的本心。江水奔腾流经了哪里、造福了多少人,又从哪里入海?这些,父辈们脑海里并不明晰。

“长江,中国的母亲河,世界第三大河流。”“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0岁的玛曲乡小学学生边巴卓玛已经开始系统地学习有关长江的知识。

“长江发源于我的家乡,我很自豪。从记事起,爷爷、爸爸就给我讲述他们巡护长江源冰川河流的故事。”边巴卓玛说:“在学校,老师教了我们很多有关长江的知识,让大家知道了保护长江源头的重要性。我现在还是学校长江源水生态保护小卫士队的成员,每个学期老师都会组织开展活动。”

责任

2016年,玛曲乡农牧民自发成立长江源环保志愿服务队。消息一出,大家纷纷踊跃报名,队伍不断壮大。

“叮叮叮”,玛曲乡党委书记次旺卓玛的手机消息提示音不断响起。“服务队的同志们正在群里交流巡护心得呢,群里有500人,所以消息很多、热闹得很。”次旺卓玛解释说:“这还不是全部的志愿服务队队员,登记的志愿者已经达到了800多人,全乡600多户实现了户户有志愿者。”

因为巡护经验丰富,才嘎被推举为长江源环保志愿服务队第一任队长。地域广袤,见面不易,信息传递很难。自此,一部对讲机和大家形影不离,无形的电波将逾百位队员对长江源头生态的默默守护在彼此间传递。

“大家听说了没,政府要在冰川脚下立一块‘长江第一滴水’的碑?”“这是好事情呀”“那我们抓紧再组织一次巡护”……

去年7月下旬,“长江第一滴水”揭碑的消息在服务队队员们的对讲机里传播开来,大家喜悦之余更感责任之重。

“8月1日揭碑那天,我作为代表就在现场。”虽然过去了一年多,但提及此事,51岁的其国仍开心得像个孩子,为大家展示他当时拍摄的现场图片、视频。

其国一家居住在距离姜古迪如冰川10多公里的地方,每天在家门口溪流里取一桶长江源头之水,煮茶、做饭,饲养牲畜,日子惬意幸福。“我生在这、长在这,是长江源头水滋养了这片土地,养活了牛羊和我的家人,我有义务和责任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山山水水。”

“一人当志愿者,全家都光荣。家人都支持我做志愿者,有时候我在外采买生活物资,碰上有巡护任务或者有野生动物需要救助时,他们都会代替我积极参与。”其国乐呵呵地说。

如今,玛曲乡对长江源头的守护也做到了全民参与。当地成立以牧民为主要成员的长江源环保志愿服务队,玛曲乡小学学生代表组成的长江源水生态保护小卫士队,玛曲乡干部职工和各村“两委”、联户长组成的长江源民族团结志愿队等5支长江源水生态保护队伍,队员年龄身份实现了多层次广覆盖。

草原苍茫、冰川耸立,滴水聚为溪、河流汇成江,一泓清水不尽滚滚东流,谓之长江。长江源头,有人在世代守护。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