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黑龙江作家笔下的春节记忆

来源:哈尔滨日报编辑:崔新燕发布时间:2025-02-05 查看数0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很多文学名家都创作过与春节有关的文学作品,他们或描绘民风民俗,或抒发个人感受,让文学视角中的春节既具有时代特征,同时也刻上了鲜明的生命印记。春节将至,让我们通过黑龙江文学馆线上展,一起走进黑龙江作家的文学世界,去感受那些多彩多姿的春节。

萧红《几个欢快的日子》

(节选)

人们跳着舞,“牵牛房”那一些人们每夜跳舞。过旧年那夜,他们就在茶桌上摆起大红蜡烛,他们模仿着供财神,拜祖宗。灵秋穿起紫红绸袍,黄马褂,腰中配着黄腰带,他第一个跪到神桌前。老桐又是他那一套,穿起灵秋太太瘦小的旗袍,长短到膝盖以上,大红的脸,脑后又是用红布包起扫帚把柄样的东西,他跑到灵秋旁边,他们俩是一致的,每磕一下头,口里就自己喊一声口号:一、二、三……不倒翁样不能自主地倒下又起来。

选自萧红散文集《商市街》

▲馆藏作家出版社2023年6月版

梁南《除夕断想》

三百六十五个日子里红槿花般的欢乐

加入薄如叶子厚如陶瓷的悲愤

压缩到这个晚上来

独自享受

和了一杯薄酒,映着火树银花

想着明天,一饮而尽

等十二旬钟敲响,一迹成熟的年轮就将合龙

眼圈上种植的,也许依然是

那种不像龙舌兰的微笑

或许,也不无感时忧世的愤激

我是零存整取的一笔洁净的款项

一年存一次,已从清白到花甲

管它什么时候,迟早会

如数交给哭丧着脸的死神

我这个人,自然,未走之前

不能不像跋涉苦难的骆驼,冒着风沙

蹚过漠野,拼命去敲红仙人掌的花期

涂上金色吧,在这两个字上:人生……

选自诗集《梁南自选集》

▲馆藏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王书怀《喜帖》

腊月里迎春节——

秧歌盘道,

锣鼓压街,

鞭炮声中下战表,

一队送,

二队送,

笑煞饲养员老爷爷,

报告说:

门外有喜帖!

门外有喜帖,

春之喜帖。

双红纸,

一叠叠,

烤化了霜,

烤化了雪,

它召唤好兄弟说:

“红媒”到了,

“好姻缘”,

咱们还要年年结。

鞭炮,跳起来吧!

秧歌,扭起来吧!

两个队长握手了,

两个小屯击掌了。

笑声喧,

掌声烈,

学大寨的大红旗呀。

在千百个人的心上,

又升高了一节……

选自王书怀诗集《行吟集》

▲馆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3月版

中流《除夕》

雪呵,像万丈银瀑,

从天上滚滚地跌落……

银浪追逐一串脚窝,

给哨所带来了欢乐。

武警和风雪一起进屋,

热腾腾的饺子刚刚出锅。

嘿!一口嚼出油泼,

香透了边防的生活。

所长含笑背起钢枪,

悄悄走出了哨所。

把温暖留给了战友,

将警惕藏进了脚窝。

除夕夜在国境巡逻,

守护身后万家灯火……

1981.除夕

选自中流诗集《北国诗絮》

▲馆藏群众出版社1986年8月版

肖复兴《学院墙内外》

(节选)

那是刚到北大荒那年的春节前夕。我和章明明往佳木斯送粮,买了点苹果放在书包里,准备回来好好聚会一下,庆祝我们到边疆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的豆油有的是。茅淑桂的拔丝苹果是拿手好戏哩。四周是冬天一片皑皑的冰雪,在宴席的桌上,摆上几个红彤彤的苹果,该是多么喜兴呀!坐在汽车上颠簸了一天的工夫,回到家,打开书包一看,苹果全冻烂了。气得我们这通骂!

第二年秋天,苹果刚刚下树,正是卷心菜长叶包心的时候。我想出了这个办法,把苹果放进菜心里。等卷心菜用一层层菜叶把苹果包起来,隔绝了空气,等于一个绿色的小仓库呢。一直放到冬天,就是到了第二年开春,切开卷心菜,那里面藏着的苹果照样红润润、水灵灵!

我把这个绝妙的方法告诉给章明明的时候,高兴得他一拍我的肩膀:“有你的!你的脑瓜就是比我的好使!”

......

这以后的年年春节,我们保存的苹果不仅出现在我们聚会的宴席上,而且,不胫而走。这个方便而有效的方法,一下子像风一样在整个农场吹遍了。许多队的宴席上都出现了苹果。连我们的老场长也用这种方法保存了不少苹果呢。开会时,他特意把我叫到他身边,拍拍我的肩膀:“好好干!小伙子是块好材料!”我在老场长脑子里留下的第一个好印象,就是通过卷心菜藏苹果哩。

选自肖复兴散文集《青春北大荒》

▲馆藏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5月版

阿成《哈尔滨人过年面面观》

(节选)

到了年三十儿,所谓除夕夜,固定要贴春联的。春联写的也都是吉利话,如“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梅花开五福,竹叶兆三多”,“天增岁月人增寿,喜满乾坤福满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旧岁已赢十分好,新年更上一层楼”等等。或者根据自己的职业写一些有个性有血性有希望,自谦逊或自勉的话。在哈尔滨的乡下,还要贴福字、贴门神,一个是秦叔宝,一个是胡敬德,一左一右。这一天家家贴春联,户户张灯。这种壮景外国是没有的。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选自阿成散文集《哈尔滨人》

▲馆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版

梁晓声《人世间》

(节选)

吕川趁着大家的高兴劲儿,为大家表演魔术。他不但用自己带来的道具表演,还用扑克和象棋表演,出神入化,博得了几阵掌声。

曹德宝也技痒起来,他从琴盒里取出了大提琴,如同取出了一挺机关枪。

春燕从没见过大提琴,惊呼:“你这把小提琴咋这么大个?!”

曹德宝撇嘴道:“拉小提琴的都是卖弄雕虫小技的,谁能把大提琴拉好了那才是能耐!小提琴有什么听头?吱吱嘎嘎的。你们听大提琴什么声……听,小提琴能发出这么浑厚的共鸣吗?体积大,共鸣当然就好。”

......

曹德宝也不报一下曲名,起手就拉起来。但见他忽而闭上双眼,自我陶醉,忽而前仰后合,左摇右摆,持弓的右手忽而离弦近,像被琴吸近的,忽而离弦远,像被琴盒产生的电流击远的,而弄弦的左手,忽而轻揉慢抚,忽而重按速搓。

▲馆藏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迟子建《白雪红灯的年》

(节选)

天色渐晚,寒意愈深,红灯笼亮了起来。站在阳台上向下一望,见那满街的红灯笼,就像老天垂下来的一只只红碗!它们盛着星光和爆竹幽微的香气,为人间祈福。这座白雪覆盖着的小城,因为有了这些红灯笼,暖意融融。在没有鸟语花香的春节里,在北风和飞雪中,红灯笼就是报春花啊。

选自迟子建散文集《我的世界下雪了》

▲馆藏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1月版

(来源:哈尔滨日报)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