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黑科技”为冰雪盛会注入全新活力
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不仅是运动员们激烈角逐的盛会,也是前沿科技大放异彩的舞台。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实施5G智慧冬奥后,短短三年内,中国联通在技术、业务、数字化和保障服务等方面实现了显著升级,为这场冰雪盛会注入了全新的科技活力。
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联通以5G技术为核心,推出了10项“黑科技”服务,开创了5G网络在奥运会中大规模应用的先河。而在哈尔滨亚冬会上,中国联通再次突破技术边界,实现了5G到5G-A的跨越。
“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双万兆护航魅力亚冬’。”哈尔滨亚冬会信息指挥中心副指挥长、中国联通集团亚冬办主任王传宝介绍道,“从2022年的5G网络升级到今年的5G-A部署,我们在亚冬会的重要场馆上实现了下行速率过万兆的体验。同时,所有场馆均进行了50G PON固网万兆部署,下行速率也超过万兆。”
开幕式场馆成为“双万兆”技术的展示舞台。5G-A毫米波的移动网万兆和F5G-A的50G PON固网万兆协同工作,下行速率均高达10G,开创了中国联通“双万兆”新时代。“5G-A毫米波设备通过高低频协同,下载速率可达到5G网络的10倍。”王传宝自豪地说。
“中国联通本次亚冬会的网络覆盖非常出色,图片即拍即传、视频传输、相关直播都取得了极佳的即时效果。”一家负责网络传输的媒体工程师在现场感叹道。
除了技术上的突破,中国联通在服务内容和范围上也有了大幅升级。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固定通信合作伙伴,到2022年冬奥会的官方通信服务合作伙伴,再到2025年亚冬会的官方通信及云服务合作伙伴,中国联通不断提升在大型赛事中的服务角色。
“这是国有云服务首次在大型洲际赛事中闪耀国际赛场。”王传宝表示,“我们在云服务上的突破,尤其是云转播技术的应用,为媒体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云转播技术,中国联通将央视的4K、8K节目源通过云端传送到全世界,大幅降低了媒体转播的成本,同时提升了观众的沉浸式体验。
与2022年相比,2025年亚冬会的数字化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数字孪生技术在赛场中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在赛事运行和调度指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联通自主研发的远景大模型在媒体中心、酒店等场景部署了“通通数字人”,为运动员、教练员和游客提供实时赛况和旅游信息的专项解读。
王传宝介绍说,网络调度管理中运用的内生智能3CC技术,实现了智能匹配调度,能够更好地满足媒体人员的转播和直播需求。
2023年7月8日,哈尔滨获得2025年亚冬会举办权。从筹办到举办,哈尔滨上演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为了确保亚冬会的顺利进行,中国联通在哈尔滨建立了一个点线面网一体化的立体保障体系。本地集结了超过2000名员工,同时从全国各地抽调了网络安全技术、云服务等领域的顶尖技术人才,为赛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保障。
“我们的保障团队在300天内完成了从网络规划、建设、测试到运行保障的全过程,创造了历史纪录。”王传宝说,“这么大型的洲际赛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量筹备保障工作,对我们来说压力巨大,但我们也充满信心。”
亚奥理事会第一副主席霍震霆对此也大为赞叹。“在仅仅一年多的筹备时间里,哈尔滨不仅运用了先进的科技来办赛,也让人们领略了这个城市的魅力,可以说,这是最成功的一届亚冬会。”他说。
- 以案释法 提高养老维权意识2025-02-21
- “后亚冬时代”的哈尔滨:依托冰雪资源 打造经济新增长点2025-02-21
- 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胜利闭幕:政协委员鼓足干劲 持续为民发声2025-02-21
-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为民发声贡献良计2025-02-21
- 市儿少中心老师做客直播间2025-02-21
- 冰城新闻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