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力做强无人机产业

来源:经济日报编辑:王坤发布时间:2025-02-24 查看数0

一则“无人机闪送榆林羊肉到西安”的消息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感叹,无人机已在人们没有察觉到的时候,开始融入日常生活。自去年11月份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广无人机等智能技术和装备以来,多个省市将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纳入物流体系。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设“低空经济发展司”,北航、南航等六所高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诸多现象表明,低空经济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与之紧密相关的无人机领域已经成为蕴藏着巨大潜力的“超级市场”。

无人机是新质生产力和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是我国低空经济的主力机型,具有精准、高效、灵活的特点,已经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力量,在物流配送、农林植保、巡视巡检、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无人机经营性企业已超过1.7万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备案企业已达600余家,显示出全产业链快速崛起的态势。在基础设施方面,低空通信网快速建设,已有330余个城市启动最新的5G-A网络部署,上海跨江无人机送药航线、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城际低空试验航线、深圳到中山的低空航线等相继开通。

在无人机产业高歌猛进的同时,也要看到这一产业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无人机领域技术创新、场景创新仍然不足,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核心技术缺乏有力突破。行业标准建设仍不完善,涉及低空飞行安全、空域管理、隐私保护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措施仍待创新。整个无人机产业布局仍待规划,无人机市场的服务水平和技术支持仍待加强。这些问题都成为制约无人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飞控、传感与数据分析等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低空空域已从传统的物理空间转变为新的生产要素,低空经济越来越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需求,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正在快速崛起为万亿级的产业新赛道。从技术层面看,伴随无人机快速发展、广泛应用,无人机表现出智能化、小型化、低成本化、专业细分化趋势。下一步,必须抓住技术创新、强化监管等关键环节,切实加强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以及政产学研间的协同合作,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技术攻关,加快标准制定,规范空域管理,促进低空网络建设,加快构建安全、有序的无人机产业生态。

加快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差异化、特色化发展。2024年初,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已有30多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列入本地发展规划或工作任务,20多个省份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已超千亿元。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支撑,无人机产业受到各地追捧,各地呈现高涨的投资热情,亟需加强统筹规划,防止“一哄而上”,出现投资泡沫化、产业同质化等无序发展问题,确保整个产业合理布局、有序发展。

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创新,增强无人机产业发展动能。“创新”是新赛道新领域的生命所系、活力所在。推动无人机产业持续发展,必须强化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研发,支持模块化设计、生产,打造低成本、高性能的自主产品体系。制定覆盖无人机产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融合化低空智联网络,完善水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产业网,促进无人机由集中式控制、单体智能向分布式控制、群体智能方向发展。同时还要不断拓展无人机应用场景,深化无人机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创新无人机监管模式,确保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加强空域管理,规范适航审定技术、飞行服务站建设服务,确保无人机合法合规运营,杜绝黑飞乱飞现象。在无人机生产全流程贯彻“设计即安全”和“零信任”理念,建立“端—地—云”一体化安全管理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在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基础上,延续相对宽松的监管政策,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实现上下一体、多平台联动、跨区域协同管理,积极培育壮大无人机产业。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冰城新闻
    冰城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华山路1号 邮编:150036 总机:0451-87996114-转各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80002 黑ICP备0800336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11610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32007009